大阅兵海上(其三)

列舰如城积水前,援枹拥棹出行边。

桔槔气迸流乌火,组练光摇太白天。

鹅鹳一呼风雨集,鼋鼍双驾斗牛悬。

即今万国梯航日,并识君恩浩荡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壮观的海上阅兵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宏大而震撼的军事场面。

首先,“列舰如城积水前”,以“城”喻舰队,形象地表现了舰队的密集与壮观,仿佛在水面上筑起了一座城墙,展现出海军的强大阵容。

接着,“援枹拥棹出行边”,描述了士兵们手持鼓槌,划动船桨,整齐有序地行进,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庄重的氛围。

“桔槔气迸流乌火,组练光摇太白天”,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桔槔(古代的一种提水工具)的气流比作乌色的火焰,组练(古代军队的旗帜或装备)在阳光下闪耀,如同太白星般明亮,进一步强调了阅兵的辉煌与壮观。

“鹅鹳一呼风雨集,鼋鼍双驾斗牛悬”,这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鹅鹳齐鸣,风雨骤至的景象,以及鼋鼍(传说中的水兽)在天空中飞翔,仿佛驾驭着星辰,展现了阅兵场面的神秘与威严。

最后,“即今万国梯航日,并识君恩浩荡年”,表达了当今世界各国都来朝拜,共同见证这一盛大的阅兵仪式,体现了君主的恩泽遍布四海,深入人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再现了明代海上阅兵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国家的强大与繁荣,同时也传达了对君主统治的颂扬之情。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大阅兵海上(其四)

新开帷幄控朝宗,万里波臣老折冲。

海气抱吴遥似马,阵云含越总如龙。

中流鼓应潮声叠,下濑戈回日影重。

自有长缨堪报主,谁言白雉竟难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元美起家按察河南寄促之官

莫道渔樵计已安,主恩堪为一弹冠。

足知上国群公疏,犹作中原二子看。

虎观迥连嵩少起,龙门高倚大江寒。

与君聊玩人间世,明日抽簪未是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荅赠王给事

汉帝风流盛柏梁,一时才子羡为郎。

归来东海桃三熟,谏罢金门草数行。

谪籍祗今人欲尽,除书何意客相忘。

黄公虽道商岩起,家本鄞山是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二山人孤山吟社得菲字

西陵树色滉斜晖,一片仙舟拂练飞。

三竺渐从天上落,二峰高入雨中微。

人今湖海开诗社,客自云霄奉禁闱。

綵笔如花谁不羡,敢将春兴斗芳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