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其四)

薝卜花香形不似,菖蒲花似不如香。

揣摩范晔鼻何暇,应接王郎眼倍忙。

沧海雾蒸神仗煖,峨眉雪挂佛灯凉。

并侬三物如堪捉,捉付孙娘刺绣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香烟(其四)》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对薝卜花、菖蒲花、神仗雾和佛灯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与独特见解。

首句“薝卜花香形不似”,以薝卜花的香气与形态的独特性开篇,暗示了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不应仅凭表面相似与否来评判其价值。接着,“菖蒲花似不如香”则对比了薝卜花的香气与菖蒲花的外观,强调了香气在评价自然之美中的重要性。

“揣摩范晔鼻何暇,应接王郎眼倍忙”两句,借用了典故,通过范晔和王郎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感官体验的重视。范晔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王郎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这里通过他们的故事,寓意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品味与追求,如同他们对知识与权力的追求一样,充满了热情与专注。

“沧海雾蒸神仗煖,峨眉雪挂佛灯凉”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自然景象的描绘,将大海的雾气、雪山的寒光与宗教的庄严氛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宁静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之间和谐共存的深刻理解。

最后,“并侬三物如堪捉,捉付孙娘刺绣床”一句,以一种幽默而略带讽刺的方式结束全诗。诗人似乎在说,即便能捕捉到这些自然之美,也无非是将其转化为绣品,供人欣赏,从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短暂与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艺术创作中对自然美的转化与再现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感悟。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香烟(其五)

说与焚香知不知,最堪描画是烟时。

阳成罐口飞逃汞,太古坑中刷袅丝。

想见当初劳造化,亦如此物办恢奇。

道人不解供呼吸,閒看须臾变换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香烟(其六)

西窗影歇观虽寂,左柳笼穿息不遮。

懒学吴儿煅银杏,且随道士袖青蛇。

扫空烟火香严鼻,琢尽玲珑海象牙。

莫讶因风忽浓淡,高空刻刻改云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香烟(其七)

香毬不减橘团圆,橘气毬香总可怜。

虮虱窠窠逃热瘴,烟云夜夜辊寒毡。

兰消蕙歇东方白,炷插针牢北斗旋。

一粒马牙聊我辈,万金龙脑付婵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兴(其一)

好景蹉跎知几回,今春商略紫洪隈。

固应带插挑深笋,兼好提尊饯落梅。

双蹇百钱苦难办,片桨孤舟荡莫催。

见说山家兜子软,借穿峰顶晚霞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