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元末明初诗人王逢所作,名为《谢中政院判买住昂霄枉过予龙江寓隐》。诗中描绘了诗人与来访的中政院判在江边馆舍相遇的情景,以及对过往岁月和当前时局的感慨。
首联“三年江馆闭斜曛,一日星轺下紫氛”以对比手法开篇,将长时间的闭馆生活与突然到来的贵宾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生活的孤独与外界的热闹。其中,“斜曛”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光线,而“星轺”则指代来访者的尊贵身份,通过“紫氛”这一形象化的描述,展现了来访者带来的不同寻常的氛围。
颔联“老我已非佳子弟,壮公曾是故将军”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也暗含对壮年时期的回忆,将自己与壮年的将军相对比,流露出一种岁月不居、英雄迟暮的悲凉情绪。
颈联“未央双阙云端见,长乐疏钟月下闻”转而描写诗人与来访者共赏美景的场景。未央宫的双阙在云端可见,长乐宫的钟声在月光下传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景象,也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深远。
尾联“还语中原檿丝尽,六宫知爱石榴裙”则是诗人对现实的反思与担忧。檿丝尽象征资源枯竭或国家衰败,石榴裙则常用来比喻女性的服饰,这里可能暗指宫廷的繁华不再。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忧虑,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历史变迁以及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