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中政院判买住昂霄枉过予龙江寓隐

三年江馆闭斜曛,一日星轺下紫氛。

老我已非佳子弟,壮公曾是故将军。

未央双阙云端见,长乐疏钟月下闻。

还语中原檿丝尽,六宫知爱石榴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诗人王逢所作,名为《谢中政院判买住昂霄枉过予龙江寓隐》。诗中描绘了诗人与来访的中政院判在江边馆舍相遇的情景,以及对过往岁月和当前时局的感慨。

首联“三年江馆闭斜曛,一日星轺下紫氛”以对比手法开篇,将长时间的闭馆生活与突然到来的贵宾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生活的孤独与外界的热闹。其中,“斜曛”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光线,而“星轺”则指代来访者的尊贵身份,通过“紫氛”这一形象化的描述,展现了来访者带来的不同寻常的氛围。

颔联“老我已非佳子弟,壮公曾是故将军”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也暗含对壮年时期的回忆,将自己与壮年的将军相对比,流露出一种岁月不居、英雄迟暮的悲凉情绪。

颈联“未央双阙云端见,长乐疏钟月下闻”转而描写诗人与来访者共赏美景的场景。未央宫的双阙在云端可见,长乐宫的钟声在月光下传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景象,也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深远。

尾联“还语中原檿丝尽,六宫知爱石榴裙”则是诗人对现实的反思与担忧。檿丝尽象征资源枯竭或国家衰败,石榴裙则常用来比喻女性的服饰,这里可能暗指宫廷的繁华不再。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忧虑,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历史变迁以及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287)

王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字:原吉
  • 籍贯:元明间常州府江阴
  • 生卒年:1319—1388

相关古诗词

送吴照磨赴李司徒幕兼简张郎中

司徒分镇越王台,瓯婺山光入望来。

堂上修文间将略,幕中求旧得贤才。

鉴湖木落鱼梁见,紫塞风高雁路开。

莫禁白头狂贺老,酒船仍荡月明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陆宅之进士钱思复提学全希言学正

花开花落雪盈颅,三地相望一信无。

梁震不惭前进士,杜陵宁是老狂夫。

长淮浪接江逾阔,南极星联斗不孤。

想与穷经全学正,酒香邻社杖同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经游小来泾简木仲毅

髯参归隐小郊坰,乱日曾闻险备经。

风黑浪高罗刹海,月明天度使臣星。

东都先见逢萌得,广武重游阮籍醒。

最是故家春草暗,杜鹃啼杀忍同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梦骑驴

蹇驴双耳卓东风,前导青衣一小童。

石涧倒涵岚气白,海霞高贯日轮红。

桃花芝草经行异,鹤发鸡皮语笑同。

却待朝天惊梦失,春醒无奈雨帘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