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溶的作品,名为《将归旧山留别孟郊》。从艺术风格和内涵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乡愁与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的诗作。
“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现了作者在远离家乡时,对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怀有深深的留恋之情。这里的“择木”和“羡鱼”,分别象征着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亲人无微不至的关心。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这句诗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远方,但内心仍旧保持着与家乡相似的朴实和谦逊,不愿意在外面过奢侈或是虚华的生活,因此选择了一种平凡而安稳的生活方式。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这两句诗回忆起过去与父母同处时的美好往事,通过强调“不厌耕”和“一日不离亲”,展现了作者对家庭生活的眷恋以及渴望与家人共度每一个时刻。
“今来千里外,我的心不在身。”这句诗则表达了作者虽然身体远离家乡,但内心始终留恋着那片土地和亲人的情感。这里的“千里外”形象地描绘出了作者与家乡之间的距离,以及这种距离所带来的内心孤独。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这两句诗抒发了对母亲深沉爱意的赞颂,通过“悠悠慈母心”来形容母亲无尽的关怀和期望。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有所成就,以不辜负母亲的期待。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这两句诗是对家中母亲辛勤劳作以养家的描写。“蚕桑”指的是养蚕取丝,而“衣服常著新”则表明了母亲总是尽力为家人制作和修补衣物,以保持衣着的整洁与新鲜。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家庭生活中的细节。这里的“一饭吐尺丝”形象地展示了母亲在织布时的辛劳,以及她对家人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而“谁见此殷勤”则是作者感叹自己身处远方,无法亲眼目睹母亲这一番辛苦。
“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告别朋友后,将回归田园生活的决心。这里的“持火烧车轮”可能是比喻手法,意味着彻底断绝与过去不切实际生活方式的联系,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家乡、亲情和简单生活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故土的情感,以及在外漂泊时内心的孤独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