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木横秋里,孤舟半夜猿。
漏光残井甃,缺影背山椒。
风回山火断,潮落岸冰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山村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静谧而又有些许萧索的意境。
"万木横秋里"一句,设定了一个秋天林木繁茂、遮天蔽日的场景。"孤舟半夜猿"则透露出诗人独自一人在深夜乘舟,周遭环境静谧,只有猿啼之声打破寂静。
"漏光残井甃"中,“漏光”指的是夜晚滴落的时光,而“井甃”则是古代测定时间的一种工具,这里形象地表达了夜深人静,时间在悄然流逝。"缺影背山椒"一句,通过月亮投射到山后的树木上形成的不完整影子,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接下来的"风回山火断"和"潮落岸冰高"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刻画。"风回"可能暗示着秋末冬初之际季节交替带来的微冷气息;"山火断"则有可能指的是山中秋夜间偶尔可见的农家炊烟或是守望的烽火,但其断断续续,透露出一种孤寂感。"潮落岸冰高"则描绘了冬季来临前夕,海水退潮后岸边形成的坚硬冰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艺术造诣。
不详
(约公元九一五年前后在世)字大举。生卒年均不详,不仕。入宋,寓居昭、贺间。与王元、廖融等交游唱和。《宫词》(一作《春残》)等诗最为当时所称。所作诗今存三首
烂熳香风引贵游,高僧移步亦迟留。
可怜殿角长松色,不得王孙一举头。
池塘四五尺深水,篱落两三般样花。
过客不须频问姓,读书声里是吾家。
官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茅斋。
人家不必论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
倚涧临溪自屈蟠,雪花销尽藓花乾。
幽枝好折为谈柄,入手方知有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