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寇鼓山(其四)

世途多棘刺,吾欲向谁亲。

高卧为长策,孤栖是逸民。

洞虚花写影,树静月窥人。

趺坐如禅相,爨虚未我贫。

食鱼羞看铗,漉酒好将巾。

始觉书生拙,空怀百战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世道艰难,选择隐居避世的生活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首联“世途多棘刺,吾欲向谁亲”,开篇即点明了社会环境的险恶,诗人内心对世事的无奈与困惑。他想要寻求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或事物,但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样的寻找变得异常艰难。

颔联“高卧为长策,孤栖是逸民”,表达了诗人选择隐居避世作为应对世事的一种策略。他愿意独自一人生活,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这既是他的选择,也是他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颈联“洞虚花写影,树静月窥人”,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映射诗人的内心世界。洞虚的花朵仿佛在描绘着诗人的影子,而静谧的树木则像是在窥视着诗人的存在。这些意象不仅富有诗意,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我反思。

尾联“趺坐如禅相,爨虚未我贫”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他以禅定的姿态坐着,仿佛与世隔绝,心灵得到了净化。即使在简陋的生活中,他也没有感到贫困,这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淡泊和内心的富足。

接下来的两联“食鱼羞看铗,漉酒好将巾”,描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日常。他以吃鱼为乐,不为外物所动;在饮酒时,喜欢用头巾擦拭酒杯,这种细节描写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

最后,“始觉书生拙,空怀百战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反思。他意识到作为一个书生,自己可能并不擅长处理世间的事务,但内心却渴望着能够像经历过无数战斗的勇士一样,拥有坚定的意志和勇气。这种矛盾的情感,既是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在寻求精神寄托与自我实现过程中的思考与挣扎。

收录诗词(14)

卓梦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庠生。性孝友,方正自持,精医济人。慕卓氏之名,致之再三,坚辞不肯赴。挈家遁鼓山匝月,吟咏自娱,且散家赀给戚族里邻,以资口粮。知县陈志泰高其行谊,赠「儒林芳标」匾额。享年八十。子肇昌,领乡荐;孙列胶庠

  • 字:狷夫
  • 籍贯:凤山
  • 生卒年:1721

相关古诗词

避寇鼓山(其五)

延伫步疏林,清风吹敝襟。

山高岚易暝,洞隐气多阴。

世事浑如幻,静观不昧心。

君恩沧海阔,乡思白云深。

蜩沸凄人耳,蝣浮笑我今。

何时天雨降,庶得靖嚣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望琉球

四野茫茫望欲迷,一峰屃赑与云齐。

斗牛三尺龙光照,桃橘千年鹤爪栖。

白雨来时沧水阔,青山尽处夕阳低。

却嫌蓬岛无涯畔,几度虹桥跨作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淡水溪雨泛

霏霏溪水渡,舟子呼相于。

碎滴桃腮腻,痕添柳眼舒。

浮桥知有岸,舞树欲留裾。

鼓棹萍分手,开窗鸟觑余。

客将诗度雨,田有叟孤锄。

花坞苍茫里,白云处士庐。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陴头道中遇雨

征行愁况瘁,矧值雨??。潋滟翻车毂,迷离没峭岩。

柳眠莺嘹呖,客至燕呢喃。

青陌荷锄立,低枝濯羽彡。

村房帘乍捲,驿路马轻帆。

停轼聊休假,浊杯共醉衔。

形式: 排律 押[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