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的《和王微之秋浦望齐山感李太白杜牧之》。诗中描绘了秋日里在齐山饮酒赏菊的情景,同时融入了对古代文人李太白和杜牧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齐山置酒菊花开”,以“菊花开”点明季节,营造出一种清新高雅的氛围,暗示着诗人与友人在秋日的美景中欢聚一堂,饮酒畅谈的情景。接着,“秋浦闻猿江上哀”一句,通过“闻猿”这一细节,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与前句形成对比,为全诗的情感基调定下基调。
“此地流传空笔墨,昔人埋没已蒿莱。”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感慨。诗人感叹于古人留下的文字与事迹,如今却只能在笔墨间追寻,而那些曾经辉煌的人物,也早已被时间遗忘,埋没在荒草之中。这种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观和人文情怀。
“平生志业无高论,末世篇章有逸才。”这两句是对李太白和杜牧的评价。诗人认为他们虽未留下高深的理论,但在文学创作上却有着超凡的才华,留下了不朽的作品。这既是对两位诗人的赞美,也是对自身追求艺术境界的一种自省。
最后,“尚得使君驱五马,与寻陈迹久徘徊。”诗人想象自己如同古代的官员一般,骑着高头大马,追寻着历史的足迹,久久流连,表达了对过往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对历史遗迹的浓厚兴趣。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个人志向的反思,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