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三首(其三)

马蹄何必踏京尘,但得烟霞好结邻。

门外岂宜停皂盖,鸥边绝称戴纶巾。

齿牙昔日空相借,面目多年只受嗔。

可有千秋在岩谷,不因避世漫藏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世俗官场的疏离态度。首句“马蹄何必踏京尘”直接点明了诗人不愿涉足官场,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亲近。接着“但得烟霞好结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喜爱,希望与自然界的美景为伴。

“门外岂宜停皂盖,鸥边绝称戴纶巾”两句,通过对比官场的束缚与自然的自由,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自由自在的向往。皂盖,古代官员出行时所用的车盖,此处象征官场的束缚;鸥边,指海边或湖边,象征着自由的生活环境;纶巾,古代文人常戴的头巾,此处可能暗喻文人官场的形象。

“齿牙昔日空相借,面目多年只受嗔”两句,诗人回顾过去,可能是在官场中遭受的挫折与不公,表达了对过去的无奈与遗憾。“可有千秋在岩谷,不因避世漫藏身”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认为真正的自由与价值不在官场,而在自然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热爱,对官场束缚的反感,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思考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111)

叶太叔(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漫想二首(其一)

生逢熙代是何人,得见文章礼乐新。

万国衣冠来玉帛,九天雨露遍沉沦。

风恬大海鱼龙戏,日暖平郊草木春。

我亦今朝思鼓腹,梦中倘作太平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漫想二首(其二)

书生何事漫销魂,极目萧条莫可论。

几处渔歌沈白日,千家灯火隐黄昏。

身衰难泛沧波去,囊尽犹怜破壁存。

传道圣明更美政,不胜踊跃俯乾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时事

少时每得度春风,三十年来事不同。

重利尽归苍徼外,良家多在绿林中。

鲜肥此日称奢俗,机杼何人号女红。

昨夜分明逢地震,谁将消息达宸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寓怀

莫叹星星镜里饶,也于尘世足逍遥。

爱他不用存仪舌,忆昨何曾学楚腰。

恶草当阶须自落,乱云到户任相飘。

唯嫌历历风声在,选向何枝好挂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