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五)

朔风吹飞雁,南望天无极。

明知寒已至,去此将安适。

衡阳不可度,漳川宁可息。

引领见云中,关塞奔直北。

湑湑赤棠道,采采首山侧。

秋高稻粱肥,胡不奋归翼。

群飞夺孤往,何况栖水国。

君子念乱离,欲行行未得。

形式: 古风

翻译

北风吹着大雁飞,遥望南方天无边。
虽然深知寒冬已来,离开这里将去哪里寻找安身之处呢?
衡阳难以飞越,漳川又怎能停留?
我引领目光望向云中,关塞直通向北方的大地。
赤棠路边草木茂盛,首山之侧一片繁花。
秋高气爽稻谷丰盈,为何不振翅返回故乡?
群雁成群飞翔,我独自前往更显孤独,更何况身处水乡。
君子忧虑世事纷乱,想要行动却未能如愿。

注释

朔风:北方寒冷的风。
飞雁:南飞的大雁。
南望:向南远望。
无极:无尽。
寒已至:寒冷已经到来。
去此:离开这里。
衡阳:地名,古代传说中的雁南飞之地。
漳川:地名。
奔直北:疾驰向正北。
湑湑:形容道路畅通。
赤棠道:赤棠树下的道路。
首山:可能指代某座山。
侧:旁边。
秋高:秋季天气晴朗。
稻粱肥:稻谷成熟。
胡不:何不。
奋归翼:振翅归家。
群飞:成群结队。
孤往:独自前往。
栖水国:栖息在水边的国家。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念乱离:忧虑战乱离散。
欲行:想要出行。
未得:未能实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冬季严寒时分,大雁南飞的景象。诗人以雁自比,表达了对南方温暖之地的向往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朔风吹飞雁,南望天无极",展现了大雁在北风中艰难飞翔,遥望南方无尽的苍穹。"明知寒已至,去此将安适",流露出诗人对寒冷气候的深深感知和对未知未来的忧虑。

"衡阳不可度,漳川宁可息",暗示了路途遥远且困难重重,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犹豫。"引领见云中,关塞奔直北",描绘了雁群朝着北方边塞疾飞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对家乡的执着追求。接下来的"湑湑赤棠道,采采首山侧",则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景色的怀念。

"秋高稻粱肥,胡不奋归翼",诗人质问为何自己不能像雁群一样奋翅南飞,享受丰收的季节。"群飞夺孤往,何况栖水国",进一步强调了孤独与困境,以及对同伴们结伴而行的羡慕。最后,"君子念乱离,欲行行未得",揭示了诗人深陷乱世,虽有归乡之心,却因现实阻碍而无法行动的苦闷。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雁的南飞象征着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五)

无金可寄东门傅,有齿能欺柱下苍。

形式:

句(其一)

哲宗怒常立,时宰骂林自。

形式: 押[寘]韵

句(其六)

岁久漫传龙变化,潭深谁睹剑锋铓。

形式: 押[阳]韵

句(其三)

黑石巴山砚,鱼鳞蜀客笺。

形式: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