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

旧读残书向几横,新阴邻木隔墙生。

檐风草阁方孤坐,云月蕉窗度二更。

扰攘蚊䖟无一影,缠绵络纬有馀声。

讴吟自觉偷閒便,那比前贤挟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夏夜》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描绘了夏日夜晚的独特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宁静自省。

首联“旧读残书向几横,新阴邻木隔墙生”,开篇即以“旧读残书”与“新阴邻木”对比,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新旧交替的意境。书页翻阅的痕迹与窗外新生的树荫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生命的生生不息。

颔联“檐风草阁方孤坐,云月蕉窗度二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而静谧的氛围。檐下的微风轻拂,草阁中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着云月映照的蕉窗,时间悄然流逝至二更时分。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时间的敏感感知。

颈联“扰攘蚊䖟无一影,缠绵络纬有馀声”,将视角转向夏夜特有的生物——蚊虫与络纬(纺织娘)。尽管蚊虫扰攘,却在诗人眼中化为无形,唯有络纬的鸣叫声在耳边回荡,这不仅是对夏夜生物的细腻观察,也是诗人内心平静的象征。

尾联“讴吟自觉偷閒便,那比前贤挟胜情”,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忙碌生活中找到片刻闲暇的满足感,与古代贤者的豪情壮志形成对比。这里的“偷閒”并非贬义,而是指在繁忙中寻得的一丝宁静与自我享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夏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夏夜独特体验的感悟,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晓斋有述

尽舍人閒事,将求达者机。

开轩垂草露,晓日润烟霏。

梧竹清千尺,云峰碧四围。

不知沧海内,此志孰相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泥㲼阻风

泥㲼绝岸菰芦风,吹逐白云如转蓬。

兀玆小舟未可下,杳然叠嶂何当通。

一夜寒溪闻落木,万里长江同拍空。

怀抱须向碧天尽,起借渔郎沽酒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㝛摄山寺

严风洗雾出芙蓉,含冷流哀越几重。

拄杖曙云惊鸟㝛,古碑秋雨读苔封。

交流急涧鸣千步,极北凭江更一峰。

谁识风涛邻咫尺,不妨幽壑自从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金陵留示故旧

又向青溪十日留,依然双阙望牛头。

交游聚处思移宅,衰病行时爱棹舟。

萧寺风多长似雨,后湖烟澹总如秋。

摩揩老眼僧书内,不为兴亡作泪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