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人

白日照清水,浅深无隐姿。

君子业高文,怀抱多正思。

砥行碧山石,结交青松枝。

碧山无转易,青松难倾移。

落落出俗韵,琅琅大雅词。

自非随氏掌,明月安能持。

千里不可倒,一返无近期。

如何非意中,良觌忽在兹。

道语必疏淡,儒风易凌迟。

愿存坚贞节,勿为霜霰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阳光照耀着清澈的水面,深浅层次都无所隐藏。
君子的事业高尚,文章满腹,思想端正。
磨砺品行如碧山之石,结交朋友像青松之枝。
碧山稳固不易动摇,青松坚韧难以改变。
他的风度超凡脱俗,言辞高雅大气。
若非出自名门,明月也无法持守这样的美德。
千里之路不能倒退,一旦离去便无再相见之期。
为何此刻不期而遇,如此佳人在我心中。
道家言语崇尚简淡,儒家风尚易受侵蚀。
但愿坚守坚贞的节操,不受严寒霜雪的欺凌。

注释

日照:阳光照射。
清水:清澈的水面。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怀抱:内心的思想。
砥行:磨砺品行。
碧山石:比喻坚定的品格。
青松枝:比喻忠诚的朋友。
转易:轻易改变。
琅琅:形容声音响亮。
随氏掌:出自名门。
霜霰:霜雪,比喻困难或考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并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君子高尚品德和坚贞节操的赞美与自勉。

"白日照清水,浅深无隐姿。" 开篇即以明亮的阳光与清澈的水面作为背景,显示出一种纯净无瑕的境界,这既是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人格之纯洁。

"君子业高文,怀抱多正思。" 君子的修养和道德如同高耸的文章,内心充满了正直的思考,这里强调了君子的品格和思想的高度。

"砥行碧山石,结交青松枝。" 诗人在碧绿的山石间行走,与坚韧的青松为伴,这是对自然之美与坚贞不屈品质的赞颂。

接下来的几句"碧山无转易,青松难倾移。落落出俗韵,琅琅大雅词。自非随氏掌,明月安能持。千里不可倒,一返无近期。" 描述了这种坚定与高洁是难以改变和轻易倾覆的,它超越了世俗的常规,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大雅之美。诗人自比不是随手可得的珍宝,明月般的清辉也难以持久,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于时间流逝和事物无常的感慨。

最后几句"如何非意中,良觌忽在兹。道语必疏淡,儒风易凌迟。愿存坚贞节,勿为霜霰欺。" 表达了诗人对于意外之遇的惊喜和感激,同时也提醒自己要保持真诚和纯净,不被世俗之物所蒙蔽,坚守自己的节操不受任何诱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与君子品德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坚贞品质的追求和自我勉励。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答友人赠炭

青山白屋有仁人,赠炭价重双乌银。

驱却坐上千重寒,烧出炉中一片春。

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答卢仝

楚屈入水死,诗孟踏雪僵。

直气苟有存,死亦何所妨。

日劈高查牙,清棱含冰浆。

前古后古冰,与山气势强。

闪怪千石形,异状安可量。

有时春镜破,百道声飞扬。

潜仙不足言,朗客无隐肠。

为君倾海宇,日夕多文章。

天下岂无缘,此山雪昂藏。

烦君前致词,哀我老更狂。

狂歌不及狂,歌声缘凤皇。

凤兮何当来,消我孤直疮。

君文真凤声,宣隘满铿锵。

洛友零落尽,逮兹悲重伤。

独自奋异骨,将骑白角翔。

再三劝莫行,寒气有刀枪。

仰惭君子多,慎勿作芬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答李员外小榼味

一拳芙蓉水,倾玉何泠泠。

仙情夙已高,诗味今更馨。

试啜月入骨,再衔愁尽醒。

荷君道古诚,使我善飞翎。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答姚怤见寄

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

贤哲不苟合,出处亦待时。

而我独迷见,意求异士知。

如将舞鹤管,误向惊凫吹。

大雅难具陈,正声易漂沦。

君有丈夫泪,泣人不泣身。

行吟楚山玉,义泪沾衣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