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寄

向晓秋云飞,云飞人欲归。

黄叶夜来下,青山行处非。

新寒警薄袖,小怨托鸣机。

莫以风尘色,能污萝薜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晨时分,秋云飘动,触发了诗人思归的情感。"向晓秋云飞,云飞人欲归",寥寥数语,既写出秋日清晨的景象,又流露出诗人内心对故乡或亲人的深深挂念。接下来的"黄叶夜来下,青山行处非",通过落叶和远方的青山,进一步渲染了离别与行旅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和对未知的迷茫。

"新寒警薄袖",诗人感受到初秋的凉意,薄衫难以抵挡,这不仅是身体上的寒冷,也是心境的凄凉。"小怨托鸣机",诗人将心中的小小哀怨寄托在织机的嘈杂声中,借物抒怀,显得含蓄而深沉。最后,诗人告诫自己不要因为世事纷扰(风尘色)而沾染世俗之气,保持内心的纯净,"莫以风尘色,能污萝薜衣",表达了对高洁品性的坚守。

整体来看,黎简的《秋寄》以秋景为引,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我品格的坚持,语言朴素,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34)

黎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未裁。百花村夫子,广东顺德县弼教村人,清代乾嘉年间岭南著名诗人、书画家。乾隆五十四年拔贡。诗画书称三绝,诗学李贺、黄庭坚,刻求新颖,书得晋人意。性喜山水,与张如芝、谢兰生、罗天池并称为粤东四大家。有《五百四峰草堂诗文钞》、《药烟阁词钞》等

  • 字:简民
  • 号:二樵
  • 籍贯:又号石鼎道
  • 生卒年:1747年6月30日~1799年12月3日

相关古诗词

水帘洞

千百石衅迸,汇此一帘水。

清寒先迎人,去此尚一里。

悬雪薄不破,奋雷伏难起。

静极入山客,云水劳未已。

想见洪荒来,岔涌遂至此。

崖藤老尽力,石树冻半死。

棉裘凛棱铁,骨战及吾齿。

投暄出阳阿,回颜有生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予尝作罗浮观日图赠周道士今日忽欲复作此图寄何徵士勤良为先作诗寄之

罗浮欲雨天突兀,暮云晚山辨不得。

不知一夜云化水,洗出东南半天碧。

二樵山父黄葛衣,踏晓独开山上扉。

梦然冥海万里黑,中有沧凉红百围。

赤明道士亦好奇,独爱此景请画之。

画之别我向南去,衡岳洞庭行挈随。

此人今已云水杳,此景恐为人世知。

我亦出山忘誓辞,画亦仿佛不可追。

可怜牛马走尘土,更复身心伤别离。

何郎昔访我,对我终日坐。

归去橘柚乡,别我一载长。

秋风几日吹绿草,尽卷江声入怀抱。

心尚波涛定后惊,身向朋侪最先老。

荣名愿及饥时贵,绝技原非死前宝。

昔寄画一纸,画山不画水。

今乃更一端,画水不画山。

要令碧海汹涌日,破尔粉壁青苔间。

于陵先生梦葵食,梦亦伤廉心不安。

何如对此饱亦得,不饱可质饱可还。

苦心作诗乃无益,君不见杜陵野老不得食。

形式: 古风

江亭寄罗海韬

大江前横月色冻,今古苍凉气如梦。

寒亭一夜波浪急,千里清光为谁送。

君昔失意方壮年,石潭秋风无钓船。

白波红树使人惜,黑水黄茅空自怜。

廿载悲歌走蛮道,半梳秋发成诗老。

枕边乡梦出三江,江声雨声共怀抱。

眼时雨低眼不长,晓来路滑行复伤。

伤心念我同游子,远别七年沧海旁。

君今忆我旧多病,我昔比君今更狂。

出门乞米入门笑,宅边柳树花如霜,风吹柳花云扑香。

东飞西飞不著地,落处还著我衣裳。

形式: 古风

浴日亭

海晓云压水,上有山压云。

晨飔转欹帆,万岭悬空奔。

夜约弄曙曦,睡起已半晨。

孤峰抱万木,昨叶媚古皴。

暄色炙亭瓦,绿藓含日痕。

枉步就阴磴,免局虎豹蹲。

连山涌苍涛,西北赴海门。

指顾不敢走,对立勒两军。

东南铲之平,坦掌八绝垠。

地势万里上,蓄此一阜尊。

他山互争雄,不得当要津。

西眷叠后嶂,檐角日易昏。

回光荡东溟,呼吸阴火焚。

日出与日入,同奇乃殊闻。

我来晚孤赏,庶与识者言。

吕生古狂士,才力大负掀。

题诗感神灵,云旗飒风翻。

鞺作铜鼓鸣,海山相蛰轩。

倏与林峦辞,忽继生死论。

北海桐棺深,南海枣刻存。

风雨芜廊寒,恐有碑阴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