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一青仲郛应㝛登城北小山至夜作

秋声鸿泽满,暑气虫阶谢。

携客眺寒原,居人敛馀稼。

酒取脱枝温,席以柔莎藉。

馀照在单椒,暝色生林下。

泫露亘天垂,巨壑当岩泻。

微风度灌吟,澹月流云罅。

情集交悲欢,生得几清暇。

宁于蟪蛄春,而慕燕雀夏。

视后无虚鞭,规前有戒驾。

怀哉古已遥,逝者今方乍。

勿叹平分秋,更卜将来夜。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诗人与友人在城北小山上的一次登高赏景活动。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独特氛围和情感体验。

首句“秋声鸿泽满”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鸿雁南飞,满地的落叶与秋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接下来,“暑气虫阶谢”则从季节转换的角度,描述了夏日的炎热逐渐消散,虫鸣也随着暑气的退去而渐渐消失。

“携客眺寒原,居人敛馀稼”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登山的情景。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寒冷的原野,居人们正在收割剩余的庄稼,展现出一幅农忙结束后的宁静画面。

“酒取脱枝温,席以柔莎藉”表现了他们在山顶饮酒取暖,铺上柔软的草席坐下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时光的喜悦。

“馀照在单椒,暝色生林下”描绘了夕阳余晖洒在山顶,暮色渐浓,笼罩着山下的森林,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泫露亘天垂,巨壑当岩泻”通过露珠垂挂于空中,巨壑间水流奔腾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动态美。

“微风度灌吟,澹月流云罅”描绘了微风吹过灌木丛,发出轻吟,淡月透过云层洒下柔和的光芒,增添了夜晚的神秘与静谧感。

“情集交悲欢,生得几清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相聚时光的珍惜。

“宁于蟪蛄春,而慕燕雀夏”通过昆虫与鸟类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视后无虚鞭,规前有戒驾”意味着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也提醒自己要谨慎前行,不虚度光阴。

“怀哉古已遥,逝者今方乍”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勿叹平分秋,更卜将来夜”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鼓励人们不要因眼前的困难而叹息,而是要积极面对未来,寻找新的希望与机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春雨

日暮东风休,掩卷幽窗静。

飒然春雨来,一室生微冷。

时有栖鸟声,自令虚怀警。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咏古五首(其一)

和璧非珠翠,流光悦妇人。

章华宫畔路,夫子欲何陈。

客行汉江渚,思见游女神。

蘋皋风日晚,宁不怨青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咏古五首(其二)

秦皇服胡越,六合归悬衡。

雄心中不继,乃筑女怀清。

汉廷策贤良,褒然儒董生。

慷慨公仪子,食禄复何营。

如何桑与孔,贾竖充簪缨。

富民封丞相,他日悔心萌。

已衰不再盛,痛惜此孤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咏古五首(其三)

鼓枻出大江,回首枞阳渡。

中有汉帝台,言是射蛟处。

日夕天风吹,青条变枯树。

上有黄鸟吟,下有寒兔顾。

忆昔翠华游,帆樯隔云雾。

中流造新歌,清音发众嫭。

巡游既已疲,神仙不可遇。

为念《祈招》诗,广心焉所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