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其二)

何处空堂梦欲残,白头片萼偶相看。

可胜精卫无穷恨,沧海填乾泪也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萱草(其二)》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沉的寓意,展现了对萱草这一植物的深刻情感寄托。

首句“何处空堂梦欲残”,描绘了一幅空旷的场景,梦即将消散,暗示着一种失落或离别的氛围。接着,“白头片萼偶相看”一句,以萱草的白头花萼作为意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与萱草之间偶然相遇的感慨。

“可胜精卫无穷恨,沧海填乾泪也乾。”这两句诗运用了精卫填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尽悲愤与执着追求。精卫填海的故事寓意着不屈不挠的精神,而“沧海填乾泪也乾”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强度,将个人的情感与宏大的自然景象相连,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和广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萱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生命力与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时间、生命、情感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复杂的情感世界,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弟孔高荅大中时游香泉

天纳吾家古朴城,祗将顽钝学痴兄。

知君不误真衣钵,付与溪山执屦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徐端本画

云水草亭閒自荡,风花老子动相随。

如今我问徐端本,一体乾坤却画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画朱永隆吴大宜求

两眼堪盲病老穷,横云当面唾青松。

大风可怪悲歌甫,卷我山茅屋几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寄司马先生(其一)

溪云曾每拜公来,共我渔蓑滥钓台。

万里不知皇极手,谁家今又点蓬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