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鼓浪屿纳凉,分得「簪」字

孤屿苍凉沁客心,偏宜散发坐长林。

山川战后形容改,草木秋来情性深。

影乱鞦韆知坠叶,声飘络纬似鸣琴。

披襟已在芳洲上,尘俗何能解盍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煌言的《新秋鼓浪屿纳凉》描绘了孤岛清寂的秋日景象,给人以深深的感受。首句“孤屿苍凉沁客心”以孤岛的冷寂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触动了游子或过客的心弦。接着,“偏宜散发坐长林”表达了诗人独自在树林中放松身心,任由自然洒脱的状态。

“山川战后形容改”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战争对环境的影响,使得山河面貌有所改变。而“草木秋来情性深”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草木的深情,寓言了岁月流转与生命的情感深度。诗人通过观察落叶的影子打乱了秋千,以及络纬(纺织娘)的鸣叫声如琴音般悠扬,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披襟已在芳洲上,尘俗何能解盍簪”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决心,意即他已经置身于自然之中,世俗的纷扰难以打扰他的心境。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生活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504)

张煌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字:玄著
  • 号:苍水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620—1664年

相关古诗词

饮吴山人

柴门巷口硕人宽,尽日相寻河朔欢。

说剑不妨烦脱辖,悬壶何必学投竿!

主贤高拥乌皮几,客醉同弹紫箨冠。

佳兴迩来真半减,为君一笑谱幽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立秋同诸子限韵,分得「盐咸」二字(其一)

客拟巢居为避炎,晓来秋气忽窥帘:山因寥寂容偏肃,水到澄清意自廉。

荷盖初低看坠粉,蒪丝乍忆下晶盐。

沧江物色撩人甚,刷羽丹霄莫久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立秋同诸子限韵,分得「盐咸」二字(其二)

肺病朝来谢酒监,迎秋偏爱试单衫;

楼中岂独愁王粲,林下何曾醉阮咸!

清露微微沾薜荔,凉风澹澹拂松杉。

故乡消息浑无据,满望鸿来寄一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七夕微雨

碧汉生波荡素秋,良宵又向客中流;

银钩暗处虚穿巧,玉玺分来总织愁。

天上何尝须驾鹊,人间那得似牵牛!

故乡风物空回首,谁买罗㬋戏綵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