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其二)赋红梅

曾把江梅入室,门人不敬红梅。清香一点入灵台。

傲雪家风犹在。状貌妇人孺子,性情烈士奇才。

自开自落有谁来。与汝上林相待。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名为《西江月·其二》。诗中“曾把江梅入室,门人不敬红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被世人忽视的感慨。江梅即梅花,以其洁白高雅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然而,这种美被门人(即仆从、侍者)所不屑一顾,显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清香一点入灵台”则是说梅花的清香渗透进了心灵的深处,灵台常指心中的高洁之地,这里代表诗人的内心世界。接着,“傲雪家风犹在”一句中,傲雪意指超凡脱俗,如雪般纯洁无暇的品格,而“家风犹在”则意味着这种高贵的品质还保留在家族或个人身上。

“状貌妇人孺子,性情烈士奇才”一句描绘了一种场景,其中妇人孺子形貌各异,却都拥有烈士和奇才那样的性情。这里的烈士和奇才不仅指战斗力强的人物,也泛指有勇气、才能出众之辈。

最后,“自开自落有谁来”表达了一种自然界中花开花落,顺其自然,不为世人所扰的境界。而“与汝上林相待”则是诗人希望能与这种高洁脱俗的美好事物共同等待,汝即你,上林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心灵的栖息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和对人物性情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高贵、纯洁品质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不符合这一理想的批判。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其一)赋红白二梅

红白虽分两色,清香总是梅花。早春风日野人家。

相对伯夷柳下。爱影拈将灯取,惜香放下帘遮。

长安如梦只堪嗟。乐此应须贤者。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三)

天下老松有数,人间不记何年。海心岳顶寺门前。

我欲收成一片。为向此公传语,却教老子随缘。

龙盘虎踞负青天。岂若吾身亲见。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杏花天(其一)寄天台刘允叔

残雪林塘春意浅。倚碧玉、阑干日晚。

天涯五色明如剪。上有新蟾占断。

从别后、水遥山远。倩说与、天台刘阮。

方壶只有梅花伴。不似桃花庭院。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杏花天(其二)有感

美人家在江南住。每惆恨、江南日暮。

白蘋洲畔花无数。还忆潇湘风度。

幸自是、断肠无处。怎强作、莺声燕语。

东风占断秦筝柱。也逐落花归去。

形式: 词牌: 杏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