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江路清明和梦窗

水村带郭,殢试火新烟,弄晴霏雾。倦茶破午。

数花风暗忆,梦中行路。惯看游人,半日妆蛾媚妩。

飏愁缕。问红出杏帘,魂断谁语。垆畔曾卧处。

况易感芳辰,浅稀欢遇。觑禽又妒。

搅东阑乱雪,更将泥污。怪侣狂朋,怎似青青那树。

怨迟暮。慢匆匆、燕来人去。

形式:

鉴赏

这首《扫花游·江路清明和梦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洵所作,描绘了清明时节江边小村的景致与词人心中的情感。开篇“水村带郭,殢试火新烟,弄晴霏雾”三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清明景象,烟雨蒙蒙,村庄依水而建,仿佛被新烟轻笼,景色清新宜人。

“倦茶破午”暗示时光流转,午后的困倦被茶香打破,词人借品茶之际,回忆起梦中的行程。“数花风暗忆,梦中行路”,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和对往昔的追忆。接下来,“惯看游人,半日妆蛾媚妩”,描绘了游人的热闹与女子的娇媚,但词人心中却满是愁绪。

“红出杏帘,魂断谁语”一句,借杏花开放的场景,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处倾诉的哀愁。下片,“垆畔曾卧处”回忆起旧日的相聚之地,感叹如今佳节重逢不易,欢愉之情淡薄。“觑禽又妒”一句,借鸟儿的自由飞翔,反衬自己的无奈与落寞。

“搅东阑乱雪,更将泥污”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内心的纷扰与失落,而“怪侣狂朋,怎似青青那树”则借青青翠树表达对纯真友情的怀念,与现实中的复杂人事形成对比。最后,“怨迟暮。慢匆匆、燕来人去”以时光流逝和燕子的来去,表达了词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深叹息。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清明江村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哀愁。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晨起闻卖花声,知安排作七夕矣

碧水珠流,明霞花渡,镜奁催趁朝妆。

隔年心事,分付待钗行。

多少珠帘绣幕,频回首、月户灯廊。

闲情在,泉华晓汲,淡淡看秋光。

虚堂延漏听,无人夜半,休更思量。

漫赢得尊前,一点芬芳。

憔悴荷衣未改,佳期怨、宫彩先凉。

针筵畔,都无才思,随分过昏黄。

形式: 押[阳]韵

解蹀躞.答六禾

露井轻敲梧韵,户闭西风悄。

夜吟相答哀蛩步幽草。

浑做一片凄清,暗尘著处都销,海边人老。倦怀抱。

劳梦逡巡旋觉。相逢与君笑。

泛槎仙客年年见秋早。

管甚天上佳期,可怜不似忘机,去来鸥鸟。

形式:

蕙兰芳引.题谭瑑青聊园填词图

栖苦梦华,楚香浣、去尘无迹。

对雪户灯窗,清映素怀向夕。

玉梅数点,漫唤起、花间吟笛。

想旧时月在,到此依稀能忆。

绣笔闲来,花虫欲语,永夜愁寂。

更风景山河,经眼尽堪泪滴。

白头吟望,渺然京国,年少时、相念几多怜惜。

形式:

烛影摇红.丁卯正月初三夜,与闺人烧烛候春

光悦新眉,冻痕巧印妆梅倩。

旧寒尊俎尚依然,门掩黄昏院。蜜炬围红自暖。

暗尘销、香深醉浅。年华珍重,问讯花风,今番迟见。

无限银屏,好春来处都行遍。

趁时青韭入冰盘,何似山家便。钗胜看人未免。

海天宽、闲心待遣。尊前一笑,有几春人,白头贫贱。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