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年乐城馆中卧疾怀归作

异县天隅僻,孤帆海畔过。

往来乡信断,留滞客情多。

腊月闻雷震,东风感岁和。

蛰虫惊户穴,巢鹊眄庭柯。

徒对芳尊酒,其如伏枕何。

归屿理舟楫,江海正无波。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翻译

我身处偏远的异乡角落,独自乘船经过海边。
与故乡的书信断绝,客居他乡的愁绪更增。
腊月里听到雷声震动,春风吹来,感受岁月的温和。
冬眠的虫子被雷声惊动,筑巢的喜鹊凝视着庭院的树枝。
面对美酒,却只能空想,病榻上的我怎能享受。
整理行装,准备回家,江海此刻风平浪静,正是好时机。

注释

异县:偏远的异地。
天隅:角落。
孤帆:孤独的船只。
乡信:家乡的书信。
留滞:停留,滞留。
客情:旅居的情感。
腊月:农历十二月。
雷震:雷声。
东风:春风。
蛰虫:冬眠的昆虫。
户穴:门户。
巢鹊:筑巢的喜鹊。
芳尊酒:美酒。
伏枕:卧病在床。
归屿:归途的岛屿。
舟楫:船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寂寞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异县天隅僻,孤帆海畔过"写出远行者的孤独与旅途的遥远,通过"往来乡信断,留滞客情多"表达了诗人因距离而中断的家乡信息和积累的情感。春天到来,雷声震响,东风送暖,岁首更新,这些自然景象在"腊月闻雷震,东风感岁和"中被用以烘托出新一年的开始,同时也是对故乡的思念加深。

接下来的"蛰虫惊户穴,巢鹊眄庭柯"则描写了初春时节昆虫活动的情景,以及鸟儿在庭院树梢间筑巢的情形,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万象的细腻观察,更映射出诗人的孤独与静谧。

而"徒对芳尊酒,其如伏枕何"则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诗人在异乡没有家人的温暖,只能用美酒来慰藉自己寂寞的心灵,似乎也在问自己,这孤独的生活,又该如何面对?

最后,"归屿理舟楫,江海正无波"则写出了诗人对于返回故乡的渴望,虽然目前还未能成行,但内心已是迫切盼望着那一天能够平静地踏上归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

岘山南郭外,送别每登临。

沙岸江村近,松门山寺深。

一言予有赠,三峡尔将寻。

祖席宜城酒,征途云梦林。

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

去矣勿淹滞,巴东猿夜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岘山送萧员外之荆州

岘山江岸曲,郢水郭门前。

自古登临处,非今独黯然。

亭楼明落照,井邑秀通川。

涧竹生幽兴,林风入管弦。

再飞鹏激水,一举鹤冲天。

伫立三荆使,看君驷马旋。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来阇黎新亭作

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

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

傍险山查立,寻幽石径回。

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

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

戏鱼闻法聚,闲鸟诵经来。

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

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和宋太史北楼新亭

返耕意未遂,日夕登城隅。

谁道山林近,坐为符竹拘。

丽谯非改作,轩槛是新图。

远水自嶓冢,长云吞具区。

愿随江燕贺,羞逐府僚趋。

欲识狂歌者,丘园一竖儒。

形式: 排律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