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李英才自制墨与梅花写真艮斋诚斋又许其能诗十月七日携画见访且索拙语因成古风以赠

我家种梅三百树,恼人不特香如雾。

阶前花影二更来,月光到处纵横住。

几回欲画嗟未曾,李君能事乃尔能。

素绡窃我当时景,更引夜月花边升。

濡毫晕水厌凡墨,扫烟自就千枝灯。

客衣缁尽不复恨,但喜占艺清如冰。

圭玄漆响用不尽,博金价定无亏增。

又闻觅句颇清熟,社中宗匠交口称。

云台万事无心计,只学希夷多爱睡。

醒时非画亦非诗,恣向虚空写千偈。

君船再过嵎中未,乌丸并望新篇寄。

醉来染试陋溪藤,满壁蛟龙风捲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梅花与墨香相融的佳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书画艺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情寄托。

"我家种梅三百树,恼人不特香如雾。" 这两句点明了诗人家中有很多梅花,但这些梅花并不只是普通的美丽,它们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如同轻薄的云雾般包围着周遭。

"阶前花影二更来,月光到处纵横住。" 描述的是夜深时分,梅花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清晰,仿佛月光也被这花影给捕捉,停滞不前。

接下来几句 "几回欲画嗟未曾,李君能事乃尔能。素绡窃我当时景,更引夜月花边升。" 表示诗人多次想要将这些美丽的场景画下来,但总是觉得难以完全捕捉到它们的韵味。这里的“李君”指的是李英才,诗中表达了对其艺术造诣的赞赏。

"濡毫晕水厌凡墨,扫烟自就千枝灯。客衣缁尽不复恨,但喜占艺清如冰。" 这几句则描写了画家在创作时的专注与投入,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圭玄漆响用不尽,博金价定无亏增。又闻觅句颇清熟,社中宗匠交口称。" 这部分内容表现了诗人对李英才制墨技艺的赞赏,以及他在艺术上的造诣和声望。

最后几句 "云台万事无心计,只学希夷多爱睡。醒时非画亦非诗,恣向虚空写千偈。君船再过嵎中未,乌丸并望新篇寄。醉来染试陋溪藤,满壁蛟龙风捲地。" 则表达了诗人在艺术上的追求超越了世俗的计较,他热爱沉浸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并且希望能够不断有新的创作。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期望和对未来作品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墨香以及书画艺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对朋友李英才艺术造诣的高度赞赏。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张户部惠山杨梅

尝闻魏伯阳,铸丹会稽山。

功成试其徒,未欲汎与餐。

绐言丹入口,命尽不可还。

一人笃信道,快饵肯作难。

翁复起诸死,携手升云鸾。

临行作奇戏,留使后世看。

聊将一粒变万颗,掷向青林化珍果。

彷佛芙蓉箭镞形,涩如鹤顶红如火。

只随翁字姑号阳,姓杨乃是讹偏旁。

迄今年深少人识,地妪山君应记得。

木生曲直味宜酸,此独甘香胜蜜团。

吾宗望郎忽驰送,色映筠篮光欲动。

想因见此列宿躔,曾遣冰壶纤指弄。

我方水际呼清风,葛巾高挂千丈松。

为公摘荷盛荐酒,此乐城中那更有。

形式: 古风

张郎中尤少卿相继过访未果往谢先成古诗寄呈

高标无过张户部,督赋文移多似雨。

侵晨径造梦蝶床,冷坐谭诗捐俗语。

博闻无过尤少卿,议礼辨析纷如争。

破午远到煨芋室,抵掌谈事非今情。

梦蝶床前何所有,一盏术汤聊代酒。

煨芋室中殊可怜,半碗草茶不直钱。

登车出门尚回盼,邻媪巷童惊走看。

雪寒水际正萧条,安得驺呼连改观。

世上尘劳忙若钻,想欲跳身脱羁绊。

只堪告诉向梅花,我是梅花千树伴。

春风不觉园中换,刺字交驰烦则乱。

狂歌愈见野人真,巨笔掀空合有神。

形式: 古风

我园

我园乐复乐,不知夜短长。

露下杨柳湿,月明蒿艾香。

归途林影横,忍踏琐碎光。

衡门尚未掩,犬吠循东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杨秘监为余言初不识谭德称国正因陆务观书方知为西蜀名士继得秘监与国正唱和诗因次韵呈教

人心怀感初因喜,感到极时还堕泪。

亦犹雕琢用功深,自发诗中平淡意。

更须绝处悟一回,方知迷梦唤醒来。

今谁得此微妙法,诚斋四集新板开。

我尝读之未盈卷,万汇纷纶空里转。

君不见严陵使君敛眉头,清虚山水吟两秋。

又不见国学先生离文句,变现佛魔麾总去。

相逢三翁同肺肠,江西吴蜀如一乡。

只怜我似臭革囊,任翁薰染终难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