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其一)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翻译

春光已匆匆过去了一半,目光所及,繁花凋落,春天将要逝去。整日斜倚栏杆,徘徊眺望,伤春逝去的愁怨,袭上心头,天也无法帮助摆脱。
风和日暖,在这么好的春光,独自倚靠斜栏旁,还不如那双双对对的莺燕。院里落满了残花,垂下幕帘呆在屋里,不忍看到春天逝去的景象。芳草漫漫到天边,思恋的人远在天边处,令人悲肠欲断。

注释

春已半:化用李煜《清平乐》中:“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此情无限:即春愁无限。
十二阑干:指十二曲栏杆。
语出李商隐《碧城三首》中的“碧城十二曲阑干”。
输与:比不上、还不如。
芳草:在古代诗词中,多象征所思念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情感。"春已半"一句直接设定了季节背景,接着"触目此情无限"表明诗人对这个时候自然之美有着深刻的情感体验。

"十二栏干倚遍"中的"十二栏干"可能是指宫殿或园林中的回廊,这里用来描写诗人游走的场所,通过重复的动作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沉思。"愁来天不管"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悲伤,仿佛天空也不理解他的烦恼。

然而接下来的"好是风和日暖"一句转换了情绪,描写了一片温馨而舒适的春光。"输与莺莺燕燕"中"输"字意味着共享,这里诗人将美好的天气与燕子共享,表达出对自然之美的喜悦。

最后两句"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则又转向了伤感,"满院落花"形容春日花瓣纷飞的景象,而"帘不卷"可能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放松或是无奈。"断肠芳草远"中的"断肠"常用来形容美好到难以忘怀,"芳草远"则增添了一份渺渺时光中难以企及的情愫。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忧虑与无限情感,是一篇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的佳作。

收录诗词(367)

朱淑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 号:幽栖居士
  •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约1135~约1180

相关古诗词

鹊桥仙.七夕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

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蝶恋花.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鹧鸪天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

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

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临濠

吴船万里泊濠州,满眼烟花乱客愁。

白骨近郊频战伐,绿尊何地独追游。

观鱼月静高台上,解佩风生巨石头。

最爱涂山青未了,几时玉帛会诸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