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

银屏梦觉。渐浅黄嫩绿,一声莺小。

细雨轻尘,建章初闭东风悄。依然千树长安道。

翠云锁、玉窗深窈。断桥人、空倚斜阳,带旧愁多少。

还是清明过了。任烟缕露条,碧纤青袅。

恨隔天涯,几回惆怅苏堤晓。飞花满地谁为扫。

甚薄幸、随波缥缈。纵啼鹃、不唤春归,人自老。

形式: 词牌: 垂杨

翻译

从梦境中醒来,银色屏幕映现的是浅黄嫩绿的景色,伴随着一声娇小的莺啼。
细雨飘洒,轻尘微扬,建章宫刚刚关闭,春风悄然无声。长安大道上依然千树葱郁。
翠绿的云层笼罩着深深的玉窗,断桥边的人独自倚靠,怀揣着无尽的旧日愁绪。
清明已过,烟雾缭绕,露珠晶莹,绿色的藤蔓青翠欲滴。
遗憾的是,我们相隔天涯,多少次在苏堤的清晨感到惆怅。落花满地,无人打扫。
多么不幸,我如浮萍般随波逐流。即使杜鹃啼叫呼唤春天归来,人却已在岁月中老去。

注释

银屏:银色的屏幕或窗户。
梦觉:梦醒。
渐浅黄嫩绿:逐渐变为浅黄和嫩绿。
莺小:小鸟莺啼。
建章:古代宫殿名。
东风:春风。
千树长安道:长安大道上的树木。
翠云锁:翠绿的云彩般的树叶。
玉窗:精致的窗户。
断桥:残破的桥。
斜阳:夕阳。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
烟缕露条:烟雾和露珠。
碧纤青袅:碧绿的藤蔓。
几回惆怅:多次感到惆怅。
苏堤晓:苏堤的日出时分。
飞花满地:落花遍地。
谁为扫:谁来打扫。
薄幸:不幸或薄情。
随波缥缈:随风飘摇不定。
啼鹃:杜鹃鸟。
春归:春天归来。
人自老:人自己会老去。

鉴赏

这首宋词《垂杨》是陈允平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梦境与现实交织的画面。开篇以"银屏梦觉"起,暗示主人公从梦境中醒来,眼前是淡淡的黄绿色调,伴随着一声清脆的莺鸣,营造出春天的生机与宁静。"细雨轻尘"和"建章初闭东风悄"进一步渲染了春雨蒙蒙、宫门紧闭的静谧氛围。

接下来,词人将视线投向长安大道,千树葱郁,却被翠云般的树叶遮掩,显得深邃而幽寂。"断桥人、空倚斜阳"描绘了孤独的人影在夕阳下凭栏远眺,怀旧愁绪油然而生。清明已过,烟雾缭绕,柳条轻柔,诗人感叹美景无人欣赏,只能任其随风飘摇。

"恨隔天涯"表达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相思之苦,"几回惆怅苏堤晓"更是增添了无尽的惆怅。落花满地无人扫,诗人责备那些薄情之人,连花儿的凋零都不在意。最后,词人借杜鹃鸟的啼叫,表达了即使春天归来,人却已老去的无奈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寄托了词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宋词婉约而又哀怨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夜飞鹊/夜飞鹊慢

秋江际天阔,风雨凄其。云阴未放晴晖。

归鸦乱叶更萧索,砧声几处寒衣。

沙头酒初熟,尽篱边朱槿,竹外青旗。

潮期尚晚,怕轻离、故故迟迟。

何以醉中先别,容易为分襟,独抱琴归。

回首征帆缥缈,津亭寂寞,衰草烟迷。

虹收霁色,渐落霞孤鹜飞齐。

更何时,重与论文渭北,剪烛窗西。

形式: 词牌: 夜飞鹊慢

夜游宫(其二)

窄索楼儿傍水。渐秋到、渔村橘里。

薄幸江南倦游子。恣轻狂,恋高阳,歌酒市。

独自帘儿底。香罗带、翠闲金坠。为恼情怀怕拈起。

对西风,揾啼红,印窗纸。

形式: 词牌: 夜游宫

夜游宫(其一)

愁厌眉峰成敛。几回皱、落花钿点。

镜里芳容自羞见。又黄昏,听南楼,度更箭。

月引桐阴转。珠帘动、影摇花乱。雁过西风楚天远。

待归来,把愁眉,印郎面。

形式: 词牌: 夜游宫

定风波

慵拂妆台懒画眉。此情惟有落花知。

流水悠悠春脉脉,闲倚绣屏,犹自立多时。

有约莫教莺解语,多愁却妒燕于飞。

一笑蔷薇孤旧约,载酒寻欢,因甚懒支持。

形式: 词牌: 定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