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吊古歌

河山半壁足千古,海上孱王留片土。

三十六屿邸苑开,蛎滩咫尺生风雨。

忆昔千艘金厦来,七年监国胡为哉。

将军骑鲸去不返,空令赋手歌大哀。

扁舟块肉今已矣,大难孤注称天子。

自古蛟龙失水愁,岂知燕雀处堂喜。

一封降表落中原,萧萧椰竹谁招魂。

丁字门前挂明月,忽闻岙树啼饥猿。

同时更有五妃泣,桂子山荒断碑立。

玉鱼寂寞尚人閒,西流一角看日入。

吁嗟乎,田横穿冢五百人,至今绝岛争嶙峋。

桑田三浅无复道,付与渔郎来问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澎湖吊古歌》由清代诗人杨浚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追忆和对人物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深刻的历史反思与人文关怀。

首句“河山半壁足千古,海上孱王留片土”,以“河山”象征国家的广阔与历史的悠久,而“海上孱王”则暗指历史上的弱小君主,留下了一片土地作为其存在过的痕迹,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接着,“三十六屿邸苑开,蛎滩咫尺生风雨”描绘了澎湖群岛的自然景观,同时暗示了历史的动荡与风云变幻,岛屿虽小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忆昔千艘金厦来,七年监国胡为哉”将目光转向历史,回忆起过往的船只与金厦,以及那七年监国的复杂情境,引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思。

“将军骑鲸去不返,空令赋手歌大哀”通过将军骑鲸的典故,表达了对英雄逝去的哀悼,同时也暗示了历史中英雄主义的消逝。

“扁舟块肉今已矣,大难孤注称天子”描述了历史的转折与人物的命运沉浮,从孤注一掷到成为天子,再到最终的消逝,体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自古蛟龙失水愁,岂知燕雀处堂喜”运用对比手法,蛟龙失水与燕雀处堂,分别象征着英雄与平凡人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一封降表落中原,萧萧椰竹谁招魂”描绘了历史的终结,降表降临中原,椰竹下无人祭奠,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哀悼。

“丁字门前挂明月,忽闻岙树啼饥猿”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历史的终结与人物命运的悲惨。

“同时更有五妃泣,桂子山荒断碑立”描述了历史中的其他人物,如五妃的哭泣与桂子山荒凉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历史的悲情色彩。

“玉鱼寂寞尚人闲,西流一角看日入”以玉鱼的寂寞与日落的景象,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人物的孤独。

最后,“吁嗟乎,田横穿冢五百人,至今绝岛争嶙峋”引用田横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历史的反思,强调了历史人物的精神价值。

“桑田三浅无复道,付与渔郎来问津”以自然界的变迁,比喻历史的更迭,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历史传承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深度。

收录诗词(51)

杨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宝藏岩寺

平畴万顷绕修篁,一水泠泠下夕阳。

不分名山有丝竹,尽收大块作文章。

息机羡汝闻清梵,厚福何人占上方。

自笑袖中东海小,且携拳石入诗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郑稼田观察获紫芝于竹坑山作长歌赠之

牧龙忽忽四十载,一梦乃在崙昆山。

珊瑚夜光出空谷,别有明月非人閒。

主人示我以红玉,祖洲髣髴相登攀。

岂真卯星方坠地,变幻能作茅君颜。

当世文章不易露,天生异颖宁等閒。

此即方壶佳丽地,其中龙虎仙所寰。

芝田税驾歌一曲,吾令帝阍开九关。

集英殿上华盖转,通德门前书带环。

惭愧寓公仍草草,辟蠹日检书中蕳。

三十六茎傥在手,不愁双鬓成霜菅。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牵强足成者庚午十月修厅志成综为全淡八景各系七律一首

霄汉分明五指开,孤城南面送青来。

诸峰罗列尊初祖,大海鸿蒙辟俊才。

关外已闻驱虎豹,云中何事幻楼台。

桥门日夕看山色,天马行空亦壮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牵强足成者庚午十月修厅志成综为全淡八景各系七律一首

茄冬西畔导双旌,俯瞰沧波似掌平。

村落几家田畯宅,夕阳一棹估儿钲。

山荒草木秋声借,风定鱼龙昼睡成。

谁上将军筹海策,堠亭把酒话屯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