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际茅亭竹下庵,清谈竟夕不知厌。
伽佗善巧何能继,经藏幽深亦许觇。
额内珠存虽本有,眼中金落复谁拈。
圆通到日如相问,为道春来米价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送芳公长老归法云》,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芳公长老的敬仰和对佛法的感悟。首句“水际茅亭竹下庵”描绘了僧人居住的环境,清雅宁静,暗示了佛法修行的氛围。次句“清谈竟夕不知厌”赞美了芳公长老的学识渊博和交谈的投入。
第三句“伽佗善巧何能继”借用了佛教故事,伽佗是佛经中的智慧象征,表达对长老智慧的赞叹,但同时也暗示后继无人的忧虑。第四句“经藏幽深亦许觇”进一步强调佛法的深奥,表明长老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领悟。
第五、六句“额内珠存虽本有,眼中金落复谁拈”运用比喻,额内的“珠”象征内在的智慧,虽本有,但需要有人去发掘;“眼中金”可能指佛法的精髓,暗示即使有宝藏,也需要有人去实践和传承。
最后两句“圆通到日如相问,为道春来米价添”以日常生活的物价变化作结,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对长老的关心,同时也寓含了对世间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佛法恒久不变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僧人的敬仰,又体现了对佛法的深沉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不详
少年嘉誉冠诸生,白首青衫仅有成。
千里辛勤州县职,一觞凄惨里闾情。
家临颍水花催发,柳绕长堤絮扑行。
寸禄折腰何必去,道存心在即渊明。
平时太学客,文藻士林传。
憔悴尚一邑,声名空十年。
风烟长夏始,关塞浊泾前。
莫作归来叹,将军好荐贤。
尘埃不可久,归卧故山秋。
荣利非其好,风骚得所求。
晨征随社燕,夜宿近江鸥。
闻子禅林胜,它年一系舟。
离马嘶高树,郊原夏景深。
还持长者政,往慰远人心。
种黍侔千户,张鱼盛百金。
江山永嘉咏,时寄草堂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