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颜复秋江堂

拂衣何必归沧洲,黟水不减沧江流。

本有渔矶带苍藓,且无叠鼓惊眠鸥。

风漾霞光笛声晚,云压雁影芦花秋。

客子还能念乡土,今年更作新安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何必急于回归江湖边,黟水之流同样长
这里原有渔夫的礁石覆青苔,没有频繁的鼓声打扰鸥鸟睡眠
晚风吹动晚霞,笛声悠扬,雁影被云层压低,秋天的芦花飘落
游子心中仍念故乡,今年我将再次游览新安

注释

拂衣:告别官场。
何必:何须。
归:返回。
沧洲:江湖边,隐居之地。
黟水:地名,指安徽黟县的溪流。
不减:不逊于。
沧江:江流。
渔矶:捕鱼时停靠的礁石。
苍藓:青苔。
叠鼓:连续不断的鼓声。
鸥:海鸥。
漾:波动。
霞光:晚霞。
笛声:笛子的声音。
雁影:大雁的身影。
芦花:芦苇的花。
客子: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乡土:家乡。
新安:古地名,今安徽黄山地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起始两句“拂衣何必归沧洲,黟水不减沧江流”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之地的选择并不局限于传说中的仙境,而是更看中眼前这片风景如同传说的好处。"本有渔矶带苍藓,且无叠鼓惊眠鸥"一句则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和自在,无需担心打扰到水中的生物。

接着,“风漾霞光笛声晚,云压雁影芦花秋”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景色与氛围。诗人通过笛子的声音和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

最后,“客子还能念乡土,今年更作新安游”两句则流露出诗人虽然身在异乡,但依旧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且决定再次出行,到新的地方去体验生活。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旅行的热爱,也反映出了他对于生活不断追求新鲜感受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97)

汪炎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里人俞退翁自号南山南菊逸尝赋诗以道其志继有和者一日示两钜编则有故文丞相长句冠于其首盖君谒丞相于燕京时所赠也谨次韵以归之

山人旧隐南山南,家具惟存赋诗笔。

瓮浮清酝夜□云,菊泛寒香秋满室。

模放已逼东篱真,经营况似南村宅。

懒从乾藓洒窗户,豪厌湿云黏几席。

铜鞭敲□秋韵铿,蕙帐围寒晓光寂。

张公十策未风云,周家六典姑泉石。

此与渊明亦何似,似处难将语凡客。

世间尘土涴人衣,明日云深惆怅极。

形式: 古风

咀丛间新茶二绝(其一)

湿带烟霏绿乍芒,不经烟火韵尤长。

铜瓶雪滚伤真味,石硙尘飞泄嫩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咀丛间新茶二绝(其二)

卢仝陆羽事煎烹,谩自誇张立户庭。

别向人间传一法,吾诗便把当茶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咏友人竹

拂云何日种,萧洒傍茅堂。

翠重烟分渭,痕乾泪染湘。

堑鞭枝倒发,径筱笋斜行。

地紧根相络,茎高箨渐长。

山僧冬觅种,邻叟夏偷凉。

泛户阴开阖,掀风势簸扬。

杖侵铿瘦玉,爪刮聚浮霜。

禽踏枝毵屋,松添影压墙。

箾韶如不弃,或可佐宫商。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