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定公挽诗三首(其三)

奕叶论深契,平生仰大儒。

淹留趋绛帐,寂寞奠生刍。

忍见摧梁木,悲歌碎玉壶。

尺书垂奖意,提耳愧朱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世代相传深厚情谊,一生敬仰伟大的学者。
长久停留于学府讲堂,独自祭奠先贤之灵。
怎能忍心目睹栋梁倒下,悲伤歌声如碎玉壶。
一封书信满含鼓励之意,提起耳朵感到羞愧,自比朱愚无知。

注释

奕叶:世代。
论深契:深厚的情谊。
大儒:伟大的学者。
淹留:长久停留。
绛帐:古代学府讲堂,代指学校。
寂寞奠生刍:独自祭奠先贤。
摧梁木:比喻栋梁之才的去世。
碎玉壶:形容悲痛欲绝。
尺书:一封书信。
垂奖意:充满奖励和期望。
提耳愧朱愚:提起耳朵感到羞愧,朱愚:自谦为愚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子翚的作品,名为《胡文定公挽诗三首》之三。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

"奕叶论深契"一句,奕叶指的是古人书信中的署名部分,这里用来比喻作者与逝者之间的深厚情谊;"平生仰大儒"则表明逝者在世时,是个受人尊敬的大儒。

"淹留趋绛帐,寂寞奠生刍"两句,描写了逝者的灵堂之上铺设着洁白的纸幡(绛帐),而作者的心中充满了孤独和哀伤,仿佛能听到逝者遗体下葬时土石相击的声音(奠生刍)。

"忍见摧梁木,悲歌碎玉壶"这两句,则通过摧毁的梁木和破碎的玉壶来形象地表达对逝者的哀痛。梁木象征着坚固与支持,玉壶则是珍贵之物,这里都成为了破碎的象征,代表了生命的脆弱和逝者的不幸。

"尺书垂奖意,提耳愧朱愚"最后两句,尺书指的是用来写信的简牍,这里的“垂奖意”表达了作者通过文字来表达对逝者遗志的缅怀和赞扬;而“提耳愧朱愚”,则是说作者在思念逝者的同时,也感到了一种自责,因为自己无法比逝者更为聪明睿智(朱愚)。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情谊的回忆,和对逝去现实的哀悼,以及个人内心深处的自责与怀念,展现了作者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胡文定公挽诗三首(其二)

有意扶名教,躬行语默中。

楷模陶士器,药石补天聪。

衡岳邻新卜,伊川道已东。

传经知有子,接武大明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胡文定公挽诗三首(其一)

今代儒林伯,声名旧蔼如。

不为簪绂累,常乐燕閒居。

悟主承三接,尊王著一书。

天胡夺杨绾,素业未全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荔子

挺秀穷荒叹未遭,昔贤吟赏著风骚。

纵班卢橘材非偶,不近长安价愈高。

烟雨万株遥若画,尘埃一骑笑徒劳。

雕盘此日无遗选,品格妍媸敢自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荔子

炎蒸午枕梦沧浪,落落星苞喜乍尝。

笔下丹青千品色,钗头风露一枝香。

鸡冠借谕何轻许,马乳争名固不量。

直待当时妃子笑,骊山千古事凄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