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唐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在孤山寺北面,贾公亭的西侧,湖水初涨与岸齐平,白云低垂,仿佛触手可及。
几只早起的黄莺争抢着向阳的树枝,不知哪家的新燕正在啄食春泥筑巢。
纷繁的野花渐渐让人眼花缭乱,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在湖东的白沙堤散步,那里美景令人流连忘返,绿杨成荫,脚下是洁白的沙堤。

注释

孤山寺:位于杭州西湖的一座寺庙,由僧人孤山所建。
贾亭:贾公亭,唐代建筑,已不存。
水面初平:湖水上涨与堤岸齐平。
云脚低:形容白云低垂,贴近地表。
早莺:春天早来的黄莺。
暖树:向阳的树木,温度较高。
新燕:刚归来的燕子。
啄春泥:燕子用泥土筑巢。
乱花:杂乱的野花。
渐欲:渐渐想要。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初生的短草。
没马蹄:草的高度刚好能盖过马蹄。
湖东:西湖的东边。
行不足:走不够,意为景色太美,看不够。
白沙堤:西湖边的一条白色沙土堤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开篇“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两句,设定了诗人观赏春色的地点,是在一座古老的孤山寺附近的贾亭旁,面对着初升的太阳和低垂的云朵,水面平静如镜。接着“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描绘了春天鸟儿在温暖的树木间争鸣,燕子在泥土中筑巢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生命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两句,则描绘了一片繁花如织,几乎要将人的视线完全占据的情形,以及春日里的草地虽然尚浅,但足以让行走其上的马蹄轻轻掩埋。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致的深刻感受。

最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湖光山色的无限喜爱,以及在这片绿意盎然的杨柳树荫下漫步于白色沙堤旁的惬意心情。这里的“最爱”二字,更显出了诗人的个性和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情感。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宁静宜人,是白居易先生在描绘春景时所表现出的高超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钱湖州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酘酒相次寄到,无因同饮,聊咏所怀

劳将箬下忘忧物,寄与江城爱酒翁。

铛脚三州何处会,瓮头一盏几时同。

倾如竹叶盈樽绿,饮作桃花上面红。

莫怪殷勤醉相忆,曾陪西省与南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偶于维扬牛相公处觅得筝筝未到先寄诗来走笔戏荅

楚匠饶巧思,秦筝多好音。

如能惠一面,何啻直双金。

玉柱调须品,朱弦染要深。

会教魔女弄,不动是禅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偶作

红杏初生叶,青梅已缀枝。

阑珊花落后,寂寞酒醒时。

坐闷低眉久,行慵举足迟。

少年君莫怪,头白自应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偶作

篮舁出即忘归舍,柴户昏犹未掩关。

闻客病时惭体健,见人忙处觉心闲。

清凉秋寺行香去,和暖春城拜表还。

木雁一篇须记取,致身才与不才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