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细竹(其三)

吾庐得地亦非宽,岁计常添一百竿。

早识爱缘多絓触,不应儿日事摧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窗前细竹的独特情感与思考。首句“吾庐得地亦非宽”,点明了居住环境的简朴,暗示出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接着,“岁计常添一百竿”一句,既是对竹子生长之快的赞叹,也暗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竹子每年都能增添一百竿,象征着生命的不断成长与变化。

“早识爱缘多絓触”则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许多磨砺与触动之后才真正理解与珍惜。这里的“絓触”可以理解为碰撞、接触,意味着在与竹子的相处中,诗人经历了各种情感的起伏与心灵的触动,最终认识到竹子所蕴含的坚韧与高洁之美。

最后一句“不应儿日事摧残”,则流露出诗人对竹子遭受破坏的惋惜之情。他强调,不应在年少无知时就轻易地伤害或破坏这些自然界的美好事物,这不仅是对竹子本身的尊重,也是对自然规律和生命价值的一种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反思。

收录诗词(202)

林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冯庵十五日晏起涛园叩门之作

夙兴弟子原当尔,高卧先生也谓迟。

只似侯王惩倍约,那从传记觅嘲师。

朝阳可吸功难学,夜梦能清神不疲。

摩眼作诗馀整暇,故应窃笑舍中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冯庵诗云轩于晚翠早劬书

随地名轩无不可,得闲写字亦相宜。

援毫未解心先画,入格深惭手似槌。

此事养和承平日,几人变法中兴时。

斫轮老去犹堪用,莫使后生空得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外舅剪花之作

长吏风流初著手,诗人欣赏两操心。

剔搜一叶教无隐,蒙密逾宵禁更侵。

西子贵时愁傅粉,丽姬嫁后悔沾襟。

时来得意还如此,那记墙根草露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两先生讽早睡之作

诗横胸际眠如魇,月近床前警若神。

真怕打门租未了,颇嫌闭户相能贫。

微吟渐有飞虫和,别室难将鹤怨伸。

敢外先生求印可,尚从新得诱逡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