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席清风万壑云,送将华发得归身。
海潮也怯桐江净,不遣涛头过富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一席清风万壑云",这里的“席”指的是船上的坐席,而“清风万壑云”则形象地表达了乘舟时所遇到的清新气息和层叠的山峦云雾,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接下来的"送将华发得归身",诗人通过“送”的动作,表明自己在这清风中感受到了自然界赋予的美好,"华发"则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头发,或是比喻诗人的精神状态,"得归身"则意味着这种美好的感觉已经融入到自己的躯体之中。
第二句"海潮也怯桐江净"中的“海潮”通常指的是大海的波涛,但在这里可能特指某个地区的水域波动,而“怯”则表现了这波涛不再汹涌,相对而言显得温顺。"桐江净"则描绘了一幅清澈如洗的河流景象,"桐"可能是指特定地点或是比喻用语。
最后一句"不遣涛头过富春"中,“遣”意为禁止或不让,"涛头"则可理解为波涛的源头,而“过富春”则可以解读为不愿这宁静美好的时光被打扰。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对现实生活中难得一遇的安逸时刻的珍惜和享受。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千里来为五斗谋,老亲望望且归休。
春光尽好关侬事,细雨梅花只做愁。
官路桐江西复西,野梅千树压疏篱。
昨来都下筠篮底,三百青钱买一枝。
排日上牙牌,记花先后开。
看花不子细,过了却重回。
除却共姜是女师,柏舟便到白头辞。
劝渠莫怨终难劝,不道前夫怨阿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