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词(其三)

镇日留香不捲帘,安排韵事斗叉尖。

儿童识得閒中趣,宝鸭烟微仔细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鉴赏

这首《消夏词(其三)》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郑国藩所作,描绘了一幅夏日午后,主人静享雅致生活的场景。

“镇日留香不捲帘”,开篇即点明了夏日午后,室内弥漫着香气,主人并未卷起窗帘,可能是为了保持室内的清凉与静谧,或是为了更好地欣赏窗外的景致。这里的“香”不仅指自然界的花香,也暗含了主人内心世界的芬芳与高雅。

“安排韵事斗叉尖”,“韵事”指的是富有情趣和艺术感的事物或活动,如品茶、赏画、抚琴等,而“斗叉尖”则可能是指在这些活动中追求极致、力求完美的精神状态。这句话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在夏日里精心安排的雅致生活,追求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儿童识得閒中趣”,通过儿童的视角,进一步深化了夏日悠闲生活的主题。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或许是在树荫下嬉戏,或是静静地观察周围的世界,这反映了生活的多样性和普遍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宝鸭烟微仔细添”,“宝鸭”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用于熏香的器具,其烟雾轻柔细腻。“仔细添”则体现了主人对细节的关注与呵护,即使是在夏日消暑的闲暇时光,也不忘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且充满仪式感的氛围。这一细节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细腻,充满了生活的诗意。

综上所述,《消夏词(其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与生活情趣的夏日午后场景,展现了主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享受,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平和、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38)

郑国藩(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八五七—一九三七),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 字:晓屏
  • 号:似园老人
  • 籍贯:潮州

相关古诗词

芸隐再和复用以酬(其二)

芸隐抱奇伟,未可论苦空。

吾皇乐询道,日御赋政宫。

会看召严徐,敷奏陛殿中。

鸣靴踏龙尾,岂久莲依红。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宋颂九首(其三)莫丑

乃谋于渭,乃将于美。王师鹰扬,涉江万里。

辟其城门,鋹号请死。

形式: 四言诗 押[纸]韵

访栗园有感

游困归来访栗园,栗园树老再生孙。

莫惊头上见白发,拾栗儿童长几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断香浮缺月,古像守昏灯。

形式: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