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之华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凌霄开了花,花儿黄又黄。内心真忧愁,痛苦又悲伤!
凌霄开了花,叶子青又青。知道我这样,不如不降生!
母羊头特大,鱼篓映星光。人有食可吃,岂望饱肚肠!

注释

苕:植物名,又叫凌霄或紫葳,夏季开花。
华:同“花”。
芸其:芸然,一片黄色的样子。
维其:何其。
牂羊:母羊。
坟首:头大。
三星:泛指星光。
罶:捕鱼的竹器。
鲜:少。

鉴赏

这首诗选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之一。这段文字描绘了一种忧伤的情感,通过对苕草与其叶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忧虑。"苕之华,芸其黄矣"一句,写出了苕草开花结实的景象,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接着,"心之忧矣,维其伤矣"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伤感。

在下一句中,"苕之华,其叶青青"进一步强调了苕草的生机勃勃,但这并没有减轻诗人的忧愁。相反,他通过"知我如此,不如无生"表达了一种对现实无力的悲观情绪,似乎在说如果世人都能理解他这样一个内心充满忧虑的人,那么不出生来此世界或许更好。

最后两句"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则是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生活中的艰辛和对美好事物难以获得的感慨。这里的“牂羊”指的是野生动物的尸体,而“三星在罶”可能象征着某种神秘或不祥的预兆。即便如此,人们仍旧可以从这些自然现象中找到食物,但却无法得到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古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理活动。这不仅是个人悲伤的情绪流露,更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心声。

收录诗词(305)

诗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何草不黄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形式: 四言诗

大雅.文王之什.文王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

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将于京。

厥作祼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脩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形式: 四言诗

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形式: 四言诗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菫荼如饴。

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

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

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救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

百堵皆兴,鼛鼓弗胜。乃立皋门,皋门有伉。

乃立应门,应门将将。乃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混夷駾矣,维其喙矣。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

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