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日曲》由明代诗人张琦(君玉)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午后的静谧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句“高枕伤春睡未苏”,开篇即以“高枕”二字营造出一种慵懒闲适的氛围,仿佛诗人正躺在高高的枕头上,享受着春日的慵懒时光,然而“伤春”二字却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暗示着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奈与感伤。
次句“半醒残梦绕南湖”,承上启下,描述了诗人从梦境中半醒的状态,思绪随着南湖的波光粼粼,游离在现实与梦境之间,展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接着,“鸟无声处妨人见,花欲低时要我扶”,这两句更是精妙绝伦。前一句通过“鸟无声”这一细节,巧妙地反衬出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后一句则通过“花欲低”这一动态描写,表现了花朵在春风中的娇弱与美丽,而诗人则主动伸出援手,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温柔与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午后景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的春日之中,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与生命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