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照阁奉陪辩才老师夜坐怀少游学士

猿鸟投林已寂然,芭蕉过雨小楼前。

云依绝壁中间破,月自遥峰缺处圆。

照坐不须红蜡炬,可人唯有蕙炉烟。

校雠御府图书客,畴昔还同此夜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四照阁中与辩才老师共度时光的情景,以及对好友少游学士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独特感悟。

首联“猿鸟投林已寂然,芭蕉过雨小楼前”,以猿鸟归巢、芭蕉叶上的雨水滴落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深思。

颔联“云依绝壁中间破,月自遥峰缺处圆”,通过云层与山壁的对比,以及月亮从远处山峰的缺口处升起,既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希望的出现。

颈联“照坐不须红蜡炬,可人唯有蕙炉烟”,写出了室内仅需一缕香烟的陪伴,便足以照亮心房,不再需要外在的灯火,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尾联“校雠御府图书客,畴昔还同此夜禅”,点明了诗人与辩才老师共同的身份——御府图书的校对者,在这个夜晚,他们仿佛回到了过去,一同进行禅修,表达了对知识追求和精神修养的共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知识、精神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哲学思考,充满了诗意与哲理的融合。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天竺聪道人

完完明月珠,蓄彼万丈渊。

径寸不可睹,馀辉媚清川。

道人实有道,胶口默不传。

心闲气自和,眉宇常蔼然。

邦人昔致师,欲以居法筵。

文移动帅府,礼数端亦虔。

冥鸿避网罗,矫翼从高骞。

朅来灵山隅,圆蒲味深禅。

盛德不自显,与物同周旋。

儿曹恃文采,毫末争丑妍。

相逢广坐间,肯顾斯人贤。

茫茫大化中,浮名暂腥膻。

吾知道人意,反汝生哀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僧游天台

海边孤起碧千寻,俯仰应酬壮观心。

峭壁断崖当岁晏,冷云疏雪上衣襟。

论怀此日能倾倒,尺素它时嗣好音。

摘胜穷幽吾老矣,杖藜无复伴登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览黄子理诗卷

六载南官何所营,百篇翻覆见高情。

霜鸥露鹄元非俗,雪竹风松本自清。

俊逸固宜凌鲍照,优游真已逼渊明。

微言会有知君者,谩拟钟嵘试一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梅花寄汝阴苏太守

湖山摇落岁方悲,又见梅花破玉蕤。

一树轻明侵晓岸,数枝清瘦耿疏篱。

良辰易失空回首,习气难忘尚有诗。

所向皆公旧题墨,肯辜鱼鸟却来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