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厌倦。首联“仕路何时是惬心,腰间赢得滥横金”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认为追求功名利禄并未带来内心的满足,反而徒增烦恼。颔联“名于廊庙元无分,乐在田园正合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官场的不屑,认为自己本无在朝廷施展才华的缘分,而田园生活才是真正的快乐所在。
颈联“闲课子孙耕读计,醉招鸥鹭盍朋簪”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田园生活场景,他悠闲地教导子孙读书务农,与自然界的鸥鹭为伴,享受着与朋友相聚的乐趣。尾联“兴来次第嘲花鸟,不学杨雄作酒箴”则表明了诗人不同于杨雄(以作《酒箴》而闻名)的态度,他选择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欣赏自然,而非沉溺于道德说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田园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亲近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视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