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南台山

南台突兀云上头,长啸俯云曾少留。

山净九仙骑凤下,江清一女乘螺游。

烛天剑气发欧冶,隔海岛影衔水流。

马首还城见新月,更思临眺荔枝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南台高耸入云端,我曾在此长啸稍作停留。
洁净的山峰有九位仙人骑凤降临,清澈的江面有一女子乘螺舟游荡。
剑气如烛照天际,欧冶子打造的利器在海岛上投下倒影,映入水流。
归途中马首回望,新月已挂城头,又忆起登高远眺荔枝楼的时光。

注释

南台:指地名,可能是一个高台。
突兀:高耸的样子。
云上头:形容极高处。
长啸:大声呼啸。
俯云:向下看云。
九仙:神话中的九位仙人。
骑凤:骑着凤凰。
乘螺游:乘坐螺壳状的舟。
烛天剑气:剑气明亮如烛火照亮天空。
欧冶:古代铸剑大师。
隔海:隔着海洋。
岛影:岛屿的倒影。
马首:马的头部,代指马匹。
新月:刚刚升起的弯月。
荔枝楼:可能是某座高楼或名胜。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登南台山》描绘了南台山的雄奇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南台突兀云上头”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山势高耸入云,给人以壮观之感。接着,“长啸俯云曾少留”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豪情与短暂的停留,显示出对美景的留恋。

“山净九仙骑凤下,江清一女乘螺游”运用神话传说,将山水赋予仙气,增添了神秘色彩,九仙乘凤而降,一女乘螺在江中畅游,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接下来,“烛天剑气发欧冶”借剑气象征诗人的才情,暗示其剑术或文采如同欧冶子打造的神剑,直指苍穹。

“隔海岛影衔水流”描绘了远处海岛与流水相映的景象,画面开阔,富有诗意。最后一句“马首还城见新月,更思临眺荔枝楼”,诗人骑马归城,途中瞥见新月,又勾起了他对荔枝楼的向往,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美景的回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台山的自然风光和神话元素,以及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出明代文人登高览胜的雅兴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寄怀友人

几度裁书无雁休,思君天阔水悠悠。

自从席上飞花后,又见江头落木秋。

背壁一灯怜瘦影,谁家双杵动新愁。

不知今夜西风里,人倚月明何处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寿益垣丙午中元日生

天祐熙朝世产贤,承平旧事并今传。

莱公少避中元日,潞国同生丙午年。

翰墨独传千古秘,声名倔在二公先。

功成野服平原去,要伴灵龟巢碧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九日溪头携酒去,万安桥上折花归。

形式: 押[微]韵

五更枕上

睡觉愁无奈,难禁冬夜长。

才听晓钟动,又是世人忙。

入市船撑月,朝天马踏霜。

布衾绵样软,切莫笑寻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