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静寺(其一)

门横大溪溪净碧,人不捕鱼鱼稳潜。

哀猿长啸雾垂地,饥虎一声风动帘。

金仙像古苔藓剥,铁磬夜敲规矩严。

道师达性傲时辈,不信书生来养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神秘的隐静寺景象。首句“门横大溪溪净碧”,以“门横”二字开篇,暗示了寺庙的隐秘与静谧,接着“溪净碧”三字,直接描绘出溪水清澈碧绿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人不捕鱼鱼稳潜”一句,通过对比人与鱼的行为,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人们不再捕鱼,鱼儿得以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这种状态象征着一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哀猿长啸雾垂地,饥虎一声风动帘”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猿猴的哀鸣和饥饿老虎的一声吼叫,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雾垂地”和“风动帘”则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

“金仙像古苔藓剥,铁磬夜敲规矩严”描绘了寺庙内庄严的景象。古老的金仙像被苔藓覆盖,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又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夜晚敲击铁磬的声音,虽然规矩严谨,却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最后一句“道师达性傲时辈,不信书生来养恬”表达了对道师的赞美之情。他能够超越世俗,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对于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书生来说,他的生活态度显得尤为恬淡和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静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隐静寺(其二)

碧霄峰下车轮停,道师未返谁逢迎。

山云情着雨正急,春水满田人不耕。

饥虎啸风大石裂,倦鸟唤雏深涧鸣。

客心欲去且复止,坐饱香饭馀何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浮丘观

仙翁得仙二千载,沧海变田田变海。

浮丘却接番禺西,鐏迹蒿痕至今在。

朱明之门敲不应,荆榛满地谁重兴。

史君举意要卜筑,楼观矗云如化城。

李白骑鲸下蓬岛,嫦娥洗月来沧溟。

相逢且劝百壶酒,蟠桃结实何时成。

史君自有神仙骨,往往前身寻旧物。

手探树穴求玉环,肩拍洪崖犹彷佛。

更提椽笔挥长篇,至理直欲追玄元。

行当跨凤返金阙,回首番禺空紫烟。

形式: 古风

明皇十眉图

明皇逸事传十眉,正是唐家零落时。

霓裳曲调虽依旧,阿蛮终不似杨妃。

画工貌得非无意,欲使流传警来世。

翠翘红粉尚争春,隐约香风起仙袂。

六龙真驭竟何之,泰陵荒草长孤狸。

空将妙笔劝樽酒,醉觉人间万事非。

形式: 古风

九疑山图

噫吁嚱,九疑山色何雄奇。

坡陁诘曲不足状,九峰万丈排天扉。

崭崭俨若九老坐,乾颠坤弱能扶持。

崖回时复见华尘,原本旋有山经题。

白云绵联芳草歇,拱木夭矫狂风吹。

上有源源不绝之寒泉,下有沄沄不断之深溪。

初疑青铜照碧落,忽见云汉飞虹霓。

丹青画出尚如此,而况高步穷岖崎。

或云重瞳一来不复返,二妃血泪斑竹枝。

惜哉不经孔子辨,后世谁能公是非。

尧非幽囚,舜不野死。

尧崩民如丧考妣,舜非游仙而幸此。

群猪耸耳听童子,游人击之变风雨。

见豕负涂圣所恶,仙人护之亦何补。

我知神仙术已卑,但爱此山雄而奇。

背图南望未能到,高吟尽日长吁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