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丘观

仙翁得仙二千载,沧海变田田变海。

浮丘却接番禺西,鐏迹蒿痕至今在。

朱明之门敲不应,荆榛满地谁重兴。

史君举意要卜筑,楼观矗云如化城。

李白骑鲸下蓬岛,嫦娥洗月来沧溟。

相逢且劝百壶酒,蟠桃结实何时成。

史君自有神仙骨,往往前身寻旧物。

手探树穴求玉环,肩拍洪崖犹彷佛。

更提椽笔挥长篇,至理直欲追玄元。

行当跨凤返金阙,回首番禺空紫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仙人与历史人物的奇妙相遇,以及对仙人遗迹的探寻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开篇以仙翁得道千年,沧海桑田的变迁为背景,引出浮丘再次降临番禺的故事。接着,诗人通过“朱明之门”、“荆榛满地”的对比,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的永恒。

“史君举意要卜筑,楼观矗云如化城。”描述了史君想要在此地建造楼阁,其宏伟壮丽如同仙境。接下来,“李白骑鲸下蓬岛,嫦娥洗月来沧溟。”则引入了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诗人通过“相逢且劝百壶酒,蟠桃结实何时成。”表达了与仙人的欢聚畅饮,对长寿与仙境的渴望。

“史君自有神仙骨,往往前身寻旧物。”强调了史君与仙人的深厚渊源,他似乎在寻找过去的遗物,寻找与仙人之间的联系。最后,“手探树穴求玉环,肩拍洪崖犹彷佛。”表现了史君对仙人遗迹的执着探索,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提椽笔挥长篇,至理直欲追玄元。”则体现了他对仙道的追求和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仙人生活、历史遗迹以及宇宙真理的向往和探索,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明皇十眉图

明皇逸事传十眉,正是唐家零落时。

霓裳曲调虽依旧,阿蛮终不似杨妃。

画工貌得非无意,欲使流传警来世。

翠翘红粉尚争春,隐约香风起仙袂。

六龙真驭竟何之,泰陵荒草长孤狸。

空将妙笔劝樽酒,醉觉人间万事非。

形式: 古风

九疑山图

噫吁嚱,九疑山色何雄奇。

坡陁诘曲不足状,九峰万丈排天扉。

崭崭俨若九老坐,乾颠坤弱能扶持。

崖回时复见华尘,原本旋有山经题。

白云绵联芳草歇,拱木夭矫狂风吹。

上有源源不绝之寒泉,下有沄沄不断之深溪。

初疑青铜照碧落,忽见云汉飞虹霓。

丹青画出尚如此,而况高步穷岖崎。

或云重瞳一来不复返,二妃血泪斑竹枝。

惜哉不经孔子辨,后世谁能公是非。

尧非幽囚,舜不野死。

尧崩民如丧考妣,舜非游仙而幸此。

群猪耸耳听童子,游人击之变风雨。

见豕负涂圣所恶,仙人护之亦何补。

我知神仙术已卑,但爱此山雄而奇。

背图南望未能到,高吟尽日长吁嚱。

形式: 古风

魏中舍家藏王摩诘海风图

只闻王公画山水,未识王公沧海图。

魏侯矜誇我家有,取出十幅堂中铺。

谁知东海群龙力,神妙能以一笔驱。

洪涛翻天雪成陇,黑分云雾藏空虚。

高低数寸折万丈,势以意会无差铢。

却嗟流传数百载,绢素何以当涵濡。

王公之心壮莫比,其工欲出造化初。

惜哉已死不复得,怅望尽日将何如。

魏侯魏侯重藏秘,直恐变化成江湖,我歌不足徒呜呼。

形式: 古风

王元当家藏钟隐画三害图

老钟笔法何奇古,三害精灵一图聚。

周生自握苍精龙,白额长蛟甘丧沮。

危桥跨水压波涛,巨木翻风瞑烟雾。

挺然独往知忘躯,敢谓诛邪天地助。

三日生还动闾里,千载遗踪存绢素。

薄蚀已更人仰之,自古贤豪遗细故。

何独今人无此人,已觉丹青有深趣。

江南印玺尚如新,国破苍忙画谁付。

一图分裂藏三家,离合悠悠岁时度。

只今皆属丞相孙,挂向高堂邀客顾。

倏然风云驾霹雳,雨来平地银潢注。

珍绨收藏卷不彻,直恐变化复入江湖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