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干二马

玉带胡奴骑且牵,银騣白鼻两争先。

八坊龙种知何数,乞与岐邠并锦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玉带装饰的胡奴驾驭着马匹,牵着它奔跑,银色的马鬃和白色的鼻头的马匹争先恐后。
那些出自八个马坊的名贵马匹,数量众多,希望能赠予岐邠两地的人们,让他们也能配上华丽的鞍鞯。

注释

玉带:贵族或官员的腰带,这里指有地位的人。
胡奴:西域的奴隶或仆人。
牵:牵引,带领。
银騣:银色的马鬃。
白鼻:白色的鼻头,形容马匹特征。
龙种:比喻高贵的马匹。
何数:有多少,形容数量多。
乞与:请求给予。
岐邠: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境内。
锦鞯:锦绣的鞍鞯,指华美的马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诗人苏辙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韩干画中的两匹骏马。"玉带胡奴骑且牵",形象地展现了胡人驾驭骏马的英姿,玉带装饰的马具更显其华贵。"银騣白鼻两争先",银色的马鬃和白色的鼻梁相互映衬,表现出马匹的活力与竞速之态。"八坊龙种知何数",暗示这些马匹出身高贵,可能来自名门望族,数量虽多但品质出众。最后,"乞与岐邠并锦鞯",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些骏马赠予岐邠(地名)的人,一同享用华丽的鞍鞯,显示出对马匹的珍视和对拥有者的羡慕。

整首诗通过描绘马匹的外貌、动态和背景,展现了韩干画作的精湛技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马匹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蜀人旧食决明花耳颍川夏秋少菜崇宁老僧教人并食其叶有乡人西归使为父老言之戏作

秋蔬旧采决明花,三嗅馨香每叹嗟。

西寺衲僧并食叶,因君说与故人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李十八黄龙寺画壁

胸次峥嵘落笔端,壁题留与老夫看。

枯槎尚倚春风力,苍竹从来自岁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李公麟山庄图.发真坞

山开稍有路,水放亦成川。

游人得所息,真意方澹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题李公麟山庄图.延华洞

共恨春不长,逡巡就摇落。

一见洞中天,真知世间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