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佘翔所作的《河上即事》第三首,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及诗人自身的感慨。"秋色欺霜鬓",形象地写出秋意浓重,仿佛连秋色都欺负起了诗人的白发,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叹。"飘零胡不归"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对故乡的思念和归乡不得的无奈。
"沧洲吾道在"中的"沧洲"常指隐居之地,诗人强调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操守依然坚守,即使在世俗白眼中也不改初衷。"白眼世情非"则揭示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诗人对此持有批判态度。
"有客歌丛桂,何人问少微"两句,通过他人欢歌笑语与无人关心自己境遇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怀才不遇之感。"少微"本为星宿名,这里暗指诗人自己。最后,诗人以沙上飞鸟自比,"来去总忘机",表明自己超脱世俗,只专注于自然,忘却机心,保持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淡然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