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写真求赞(其八十)

家风贫自惭,面孔恶人嫌。

点漆之眼有角,截筒之鼻无尖。

颠毛寒覆雪,项瘿暗消盐。

说妙谈玄兮迟钝口觜,呵佛骂祖兮诳嚇闾阎。

形式: 押[盐]韵

翻译

家庭贫困让我感到羞愧,面貌丑陋被人嫌弃。
眼睛像点了漆般小而有棱角,鼻子像截去尖端的竹筒。
胡须稀疏如冬日覆盖白雪,脖子上的瘤子像暗中溶解的盐。
说起高深的道理口齿笨拙,呵斥佛祖、辱骂祖先的行为吓唬着邻里。

注释

家风:家庭的风气或经济状况。
贫:贫穷。
惭:羞愧。
面孔:面容。
恶:丑陋。
嫌:嫌弃。
点漆之眼:形容眼睛小而突出。
角:棱角。
截筒之鼻:比喻鼻子扁平无鼻尖。
无尖:没有尖端。
颠毛:胡须。
寒覆雪:形容胡须稀疏。
项瘿:脖子上的瘤子。
暗消盐:形容瘤子颜色暗淡,像盐在逐渐溶解。
说妙谈玄:谈论高深玄妙的道理。
迟钝口觜:口齿不伶俐。
呵佛骂祖:对佛祖和祖先出言不逊。
诳嚇:欺骗恐吓。
闾阎:指民间,邻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的《禅人写真求赞(其八十)》,通过对禅者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诗人以幽默诙谐的笔触,刻画了一位贫穷但内心自尊、外表奇特的禅者形象。

首句“家风贫自惭”,揭示了主人公出身贫寒,但他并不以此为耻,反而引以为谦。接下来的“面孔恶人嫌”则暗示他的外貌可能不被常人所喜,但这也正是他特立独行的一面。

“点漆之眼有角,截筒之鼻无尖”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禅者眼睛深陷、鼻子直挺的形象,强调了他的与众不同。而“颠毛寒覆雪,项瘿暗消盐”则进一步描绘了他头发花白、颈部有肿块的特征,这些细节增添了其形象的生动性。

最后两句“说妙谈玄兮迟钝口觜,呵佛骂祖兮诳嚇闾阎”揭示了禅者的智慧与洒脱,他虽然口齿不清,却能深入谈论佛法的精妙之处;他看似狂放,实则是在以这种方式唤醒世人对世俗观念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讽刺和自嘲的方式,赞美了禅者的内在品质和超凡智慧,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反对形式主义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禅人写真求赞(其一)

默默传真,如何指陈。性月不夜,心华长春。

净有容兮海印,应无爽兮谷神。

觌面相呈讳不得,烦君为我洗清贫。

形式: 押[真]韵

禅人写真求赞(其四十一)

伎俩俱无,身心淡如。霁月自分照,閒云从卷舒。

疋上不足,疋下有馀。

少室谩传衣钵,曹溪不识文书。

形式: 押[鱼]韵

禅人写真求赞(其六十九)

看看静,见其端。星河斗湿,月窟蟾寒。

体无棱缝,用绝痕瘢。

不须喝彩还赢也,已见双双六在盘。

形式: 押[寒]韵

禅人写真求赞(其十五)

画得似谁,胡床黪衣。默游彷佛,去就依稀。

洞山锦开缝,云岩绢下机。

功亡妙尽看消息,野水磨秋白鸟飞。

形式: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