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堂铭

旨哉斯堂,全观全止。是止亦止,应现何已。

法尔而然,不默则病。必尔之归,渊默生定。

妙定圆极,心精发光。不出户牖,灵鉴十方。

既超动静,无住者存。居之而安,左右逢原。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止堂铭》由宋代僧人释守卓所作,通过其深邃的禅理与哲思,展现了对“止”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首句“旨哉斯堂,全观全止”开篇点题,赞美了止堂的庄严与全然的观照。接着,“是止亦止,应现何已”表达了一种内在的静止状态,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都能保持平静。进一步,“法尔而然,不默则病”指出真正的静止并非逃避现实,而是顺应自然法则,保持内心的清明,避免陷入无谓的沉默或消极。

“必尔之归,渊默生定”强调了静止的最终目的——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定力。接下来,“妙定圆极,心精发光”描绘了在静止中达到的高深境界,心灵如同明灯般照亮四周。最后,“不出户牖,灵鉴十方”说明了这种静止并非局限于一隅,而是能洞察万物,如同灵光普照四方。

“既超动静,无住者存”表达了超越了动与静的二元对立,真正的存在是在静止之中。最后,“居之而安,左右逢原”总结了在静止中找到内心的安定与平衡,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从容应对。

整首诗以“止”为核心,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述,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对内心静止与自我超越的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内在力量。

收录诗词(162)

释守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十九首(其一)

年来乍住甘露,痴钝无可作做。

刚被王官差排,业缘无能回互。

祇得逐浪随波,从教诸方流布。

门前旋买新盐,瓮里有些陈醋。

来者觅茶与茶,大似虽贫而富。

更问祖师西来,老也得住且住。

形式: 偈颂

偈十九首(其二)

四维风景寥寥,极目晴空廓落。

孰为好丑是非,何用识情卜度。

石火迸光,清秋一鹗。

言前得旨已周遮,句后无踪徒摸索。

劄著不行,秦时?轹。

形式: 偈颂 押[药]韵

偈十九首(其三)

久雨不晴今日晴,和泥合水要分明。

虚空湿了何妨事,依旧太阳东畔生。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偈十九首(其四)

日出卯,闹炒炒。于其中,须善巧。

打面还他州土麦,唱歌须是帝乡人。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