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咄这枯槁形容,平生太煞揭斗。
电光石火之机,两舌一还无口。
真截根源不肯谈,爱引禅徒荒草走。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子淳所作的《禅人写师真求赞》系列之一。诗中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咄这枯槁形容",通过"枯槁"二字,描绘出禅师清瘦、朴素的外貌,暗示其内心的修为和淡泊。"平生太煞揭斗",则表达了禅师一生不与世俗争斗,超脱于名利之外的品格。
"电光石火之机,两舌一还无口",运用比喻,形容禅师智慧如闪电般迅速,洞察事物本质,言语简洁,不为繁复言辞所累,犹如电光石火,瞬间洞见,无需多言。
"真截根源不肯谈",进一步强调禅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诲,不愿过多讨论表面现象,而是直接触及事物的根本。
"爱引禅徒荒草走",以禅师引导弟子们在修行中如行走在荒草丛生的道路上,寓意禅修之路艰辛而充满探索,禅师以身作则,引领他们深入内心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禅师形象的刻画,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精神风貌和禅学的精髓,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不详
真非真,伪非伪,圆眼横眉,丑唇平鼻,图画自难。
同思量,何处是月笼松顶兮鹤梦初醒,雪覆芦花兮鹭寒不睡。
写出寄形,眉目分明。直饶全似,祇得八成。
闻名兮不如见面,见面兮不如闻名。
霜天月满兮难寻老兔,海门潮落兮不觅长鲸。
生涯得力句,尽被维摩说。
空劫一壶天,泥牛耕破月。
江南春色近如何,桃棘忧时独放歌。
犹写上林花事好,海天黄蘖已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