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歌宛转送新声,腔爱频移酒漫倾。
著水游丝风趠起,过墙花影月扶行。
正须陶写当吾老,更为慇勤柰尔情。
可惜相逢牡丹后,柳边聊倩答啼莺。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与王优》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首句“高歌宛转送新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欢聚时,歌声悠扬动听,传递着新鲜的情感。接着,“腔爱频移酒漫倾”表达了他们借酒助兴,情感热烈,不吝豪饮。
“著水游丝风趠起”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容轻盈的柳絮在微风中飘荡,如同被风轻轻托起,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而“过墙花影月扶行”则描绘了花影随月光移动,如同被月光牵引,营造出静谧而诗意的夜晚氛围。
“正须陶写当吾老”表达了诗人认为这样的聚会正是他晚年享受生活的乐趣所在,通过艺术和友情来排遣时光。最后一句“可惜相逢牡丹后,柳边聊倩答啼莺”,惋惜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恰逢牡丹盛开的季节,只能借柳树边的啼莺来回应彼此的情感,寓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聚会的欢乐场景,以及诗人对友情和岁月的深深感慨,展现出沈周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人生哲思。
不详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鱼庄蟹舍一丛丛,湖上成村似画中。
互渚断沙桥自贯,轻鸥远水地俱空。
船迷杨柳人依绿,灯隔蒹葭火映红。
全与吾家风致合,草堂曾有此愚翁。
谁放春云下曲琼,一重薄隔万重情。
珠光荡日春如梦,琐影通风笑有声。
外面令人倍惆怅,里边容眼自分明。
知无缘分难轻入,敢与杨花燕子争。
星河垂地夜阑珊,坐久幽怀百事关。
畏老欲逃如镜里,苦尘难脱限人间。
一亭多竹还妨月,二水宜家又欠山。
世好茫茫谁是足,秪除心迹自高閒。
常惜忙未到,到来方悟閒。
过江如隔世,入寺不知山。
风气薄诗骨,夕阳浮醉颜。
古人誇一宿,三宿我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