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暑夜坐

星河垂地夜阑珊,坐久幽怀百事关。

畏老欲逃如镜里,苦尘难脱限人间。

一亭多竹还妨月,二水宜家又欠山。

世好茫茫谁是足,秪除心迹自高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秋暑夜坐》描绘了夜晚寂静的景象,以及诗人心中的感慨。首句“星河垂地夜阑珊”以星河倒映在地,暗示深夜的宁静,而“夜阑珊”则传递出时间已晚的氛围。诗人坐久之后,心中思绪万千,“幽怀百事关”,流露出内心的复杂情绪。

“畏老欲逃如镜里”表达对时光流逝和年华老去的畏惧,如同镜中倒影般无法逃避。接下来,“苦尘难脱限人间”揭示出诗人对世俗红尘的厌倦,却又难以摆脱现实的束缚。他身处竹亭,本想欣赏月色,却被茂密的竹林遮挡,“一亭多竹还妨月”,透露出一丝无奈与遗憾。

“二水宜家又欠山”进一步描绘环境,虽有流水环绕,但缺少山峦的衬托,显得不够完整。最后,诗人感叹世间纷扰,无人能真正满足,“世好茫茫谁是足”,表达了对知足常乐的向往。然而,在这纷繁人世中,诗人只能追求内心的清净与超然,“秪除心迹自高閒”,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琐事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金山寺吉公房小酌

常惜忙未到,到来方悟閒。

过江如隔世,入寺不知山。

风气薄诗骨,夕阳浮醉颜。

古人誇一宿,三宿我才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七十喜言五首(其一)

自知蒲柳望秋零,意外惊延七十星。

膝下还为小顽子,籍中已是空閒丁。

先人蠹卷箱藤白,老母鱼羹钓竹青。

尽把馀生享天福,亦无惭愧到山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七十喜言三首(其二)

七十回来秋叶零,后怜历岁已晨星。

不才尽自惭诸己,识字聊堪破一丁。

心事浩随云共白,鬓毛难学草回青。

湖田绕舍粗睟粥,鸡骨丰凶屡托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七十喜言五首(其四)

眼识茫茫齿发零,种田还欲候穰星。

百年云倘行犹未,七十为稀幸已丁。

待月露生秋袷紫,仰天风卸暑巾青。

时修静观心斋里,应物虚明自觉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