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鞠彭山

丹轮随待十三州,青琐文章汗马牛。

喜见钱塘山水好,卜居为有荻花秋。

年来游宦无羁束,要醉海棠西入蜀。

侯门不惯扑车尘,犹忆画堂红映烛。

未易池中甘索寞,乍屈数旬聊自托。

牛刀行割武阳城,梦魂已到天章阁。

劝君强作岷峨客,莫念凤凰烟景隔。

归家重倚望湖楼,依前水浸吴天白。

形式: 古风

翻译

丹轮随着等待在十三州,青琐文章如汗马功劳。
欣喜见到钱塘山水秀美,决定在此安居度过荻花飘香的秋季。
近年来四处做官无拘无束,只想醉赏海棠西行入蜀地。
豪门生活不习惯车马尘土,仍记得画堂中红烛映照的景象。
在池中默默无闻并非易事,暂且借这数月自我寄托。
如同牛刀小试于武阳城,梦中已抵达天章阁的辉煌。
劝你努力成为岷峨的游子,别再留恋凤凰城的遥远风光。
回家后重登望湖楼,依旧是水映吴天的白茫茫景色。

注释

丹轮:华丽的车轮,代指皇帝。
青琐:古代宫门上的装饰,象征宫廷。
文章:此处指学问或才华。
汗马牛:形容功劳极大。
卜居:选择居住地。
荻花:秋天开花的植物,象征秋意。
海棠:一种花卉,此处可能指赏花。
侯门:贵族或显赫人家。
扑车尘:形容忙碌奔波的生活。
画堂:精致的厅堂,常用于描绘富贵人家。
聊自托:姑且寄托自己的情感。
牛刀行割:比喻大材小用。
天章阁:古代宫殿中的藏书阁。
岷峨:四川的岷山和峨眉山,代指故乡。
凤凰烟景:凤凰城的美好景色,可能指京城。
望湖楼:著名景点,可能位于杭州西湖边。
吴天:泛指江南的天空,这里指杭州一带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送鞠彭山》,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惆怅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浓郁,充满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情厚谊。

"丹轮随待十三州,青琐文章汗马牛。"

开篇即以宏阔的景象,将十三州的广袤疆域和青琐的文章比作汗渍的战马,展示了诗人胸怀壮志、才华横溢的一面,同时也透露出对远方友人的期待与等待。

"喜见钱塘山水好,卜居为有荻花秋。"

接着写到对美丽景色之喜悦,以及希望在美好的环境中定居下来,享受那里的风光,尤其是秋天的荻花,更显得诗人对于自然情趣的深厚感情。

"年来游宦无羁束,要醉海棠西入蜀。"

这里表达了诗人多年漂泊生涯,没有被世俗羁绊的心迹,同时也流露出对美酒和蜀地风光的向往,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自在的情怀。

"侯门不惯扑车尘,犹忆画堂红映烛。"

诗人表达了对于豪门富贵生活的陌生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那些温馨如画堂中红烛的记忆,让人难以忘怀。

"未易池中甘索寞,乍屈数旬聊自托。"

这两句写出诗人面对池水之际,感慨万千,对于生命短暂和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在短暂的停留中寻求自我安慰的情形。

"牛刀行割武阳城,梦魂已到天章阁。"

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平凡的农事比喻为壮观的战役,而梦魂则飘然至遥远的地方,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劝君强作岷峨客,莫念凤凰烟景隔。"

诗人在这里劝告朋友,即使身处险峻的岷峨之地,也要坚持自己的志向,不必过于留恋那些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

"归家重倚望湖楼,依前水浸吴天白。"

结尾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家的渴望,以及对旧时湖楼、水景和天空色的眷恋之情,这些都是他内心深处的乡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川美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好的珍惜,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生活感悟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阳舟次高邮

途远舟程未到家,此身谁念客天涯。

东篱乍破黄金蕊,旧鬓新添白雪牙。

莼美不须添酱豉,蟹肥无复羡鱼虾。

白衣送酒知何在,疏放终难学孟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重阳酝未熟无菊绝句

露寒黄菊怯芬芳,入瓮新醅未可尝。

痛饮不须撞令节,花开酒熟是重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项羽庙

平生虎力鼎可扛,愤气不作咸阳降。

江东子弟累千百,谁知国士元无双。

一夕楚歌四面起,伯图未就人怀邦。

自古功业有再举,何不隐忍过乌江。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乘兴可以访戴

潇湘千里冻谁结,夜趣小伧驾桃叶。

故人此心思见之,幸有寒光交雪月。

兴来兴尽我自乐,棹去棹回共何约。

入门篝火拨新醅,相对此君殊不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