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舟中感念先高士夜遂梦见起以墨研泪爰识斯作

昔者不识礼,孝道多所违。

或狎少年场,或僻书与诗。

或逐高朋会,或结穷交知。

意气人所慕,声名忽以驰。

岂知为人子,有一非所宜。

我父本硕德,博雅为世师。

馀兴复不浅,风月开襟期。

我始因过庭,坐客称佳儿。

弱冠志四方,色养遂已亏。

父兮本好游,儿不于焉随。

父归儿复出,两载儿乃归。

宾朋交杂遝,登堂重修词。

毋乃父劳苦,借读邻一枝。

敢忘定省节,乌恋曾几时。

敢畜私钱帛,解赠恒不支。

只恃爱日长,讵识沉崦嵫。

床前跪侍疾,痛哉永相离。

虽誓断肉食,何能一补之。

虽为资莲邦,宁似居庭帏。

行行乃复见,音容俨昔慈。

独坐拥万卷,儿亦前戏嬉。

梦乐觉益哀,见喜想逾悲。

愿告为人子,承欢慎毋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遂球在吴江舟中感念先高士夜梦见后,以墨研泪写下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追忆,以及对自己未能尽孝道的悔恨。

诗的开头提到过去自己不懂礼仪,孝道有所违背,年轻时放纵自我,追求名声,却忘记了作为儿子应有的责任。接着,诗人回忆起父亲的美德,博学多才,是世人的楷模。诗人自责年轻时没有好好陪伴父亲,直到父亲去世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诗人通过梦境回到父亲身边,感受到父亲的慈爱,但又无法弥补失去的时间。他反思自己,希望能在父亲在世时更加孝顺,珍惜与父亲相处的时光。诗中充满了对父亲的怀念和对自身行为的反省,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整首诗以回忆和自省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父亲深厚的感情以及对孝道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592)

黎遂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字:美周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46

相关古诗词

送关子喜王崇闇二子入都作

北风何萧萧,明月照我床。

仰见鸿雁飞,下视青萍光。

思我同心人,翱翔入帝乡。

帝乡万馀里,双阙云中起。

七政齐玉衡,三公慎调理。

被服睨圣贤,冠佩何翩翩。

及此相交结,岂怨羽翰别。

见龙利文明,贞士持苦节。

形式: 古风

酌云淙邀瀑亭

斗酒故人趣,牵衣坐岩苔。

县泉与云落,写景潆尊罍。

万翠忽欲动,态合如始开。

山中千岁流,到海生尘埃。

仙人太古弦,挥弹听徘徊。

餐花痛饮酒,以此名千杯。

愚谷当可移,娲石留天隈。

翼斝称经营,飞练凭剪裁。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途次寄两弟山中

旅服涉尘泞,戒途如即戎。

双飞蘸水燕,孤鸣出云鸿。

江南逆遥翠,况乃吾山中。

茅檐缬丹实,霞幔披重重。

芳荫隐溪梁,激流注遥峰。

伸足濯云瀑,俯首听烟松。

嗟我同生人,食贫守幽踪。

先人有遗区,树植意想从。

兰苕被巉石,墄滋袭苔茸。

箕踞弄鸣弦,泠然送泉风。

胡为事行役,劳劳昧所终。

归欤遂结庐,与尔巢梧桐。

形式: 古风

七夕酌李文中竹圃留宿作

天风吹云尽,恍听银河声。

虚堂乱萤落,万叶萧萧鸣。

客留主尽醉,一榻横纱屏。

月没衣浮香,独起看明星。

即次惬幽赏,转伤羁旅情。

谁能与梦来,相对银烛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