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花

蒸入黄梅雨,寒收苦楝风。

团团羽葆盖,叠叠绣熏笼。

文锦财堪用,金铃实有功。

小畦留一树,斤斧幸相容。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在黄梅雨中蒸煮,承受着苦楝带来的寒风。
繁复的羽葆伞盖,层层叠叠的绣花熏笼。
精美的织锦物足够使用,金铃的实际功效不可忽视。
在小园中留下一棵树,庆幸斧头还能与它共存。

注释

蒸入:在...中蒸煮。
黄梅雨:江南夏季多雨季节。
寒收:承受寒冷。
苦楝风:苦楝树带来的风,可能指其阴凉或冷意。
团团:形容众多或密集。
羽葆盖:古代帝王出行时的华盖。
绣熏笼:精致的绣花熏香器具。
文锦:精致的丝织品。
金铃:装饰有金铃的物品,可能象征贵重或特殊。
实有功:确实有实际作用或功劳。
小畦:小块的菜地。
斤斧:斧头,这里指砍伐。
相容:相互容纳,和谐共处。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舒岳祥的《楝花》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蒸入黄梅雨",形象地写出楝花在连绵的黄梅雨中盛开,如同被雨水滋润的蒸腾景象。"寒收苦楝风"则暗示了楝花在微凉的风中摇曳,带有一丝苦楝特有的香气。

"团团羽葆盖,叠叠绣熏笼"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楝花比作华美的羽葆盖和层层叠叠的绣熏笼,展现出花朵的繁盛和精致。"文锦财堪用,金铃实有功"进一步赞美了楝花的美丽和实用性,仿佛其花瓣如织锦般珍贵,花蕊中的金铃般的果实更是功不可没。

最后两句"小畦留一树,斤斧幸相容"表达了诗人对楝花的珍爱与保护,希望在小小的园圃中保留一棵楝树,庆幸它能与园艺工具和谐共处,不被轻易砍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楝花的美态及其在诗人生活中的价值,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槐花

尊贵三公府,匆忙举子装。

周官那可见,唐制自难忘。

夕照深宫里,西风大道旁。

蝉鸣犹未悟,但报早秋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矮树

千年矮桃树,从昔不教长。

静入仙人室,低亲处女妆。

苔枝深渍雨,秋实冷含霜。

蜂蝶谁知顾,春风四畔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罪言

匪兕匪虎吾道非,鸲之鹆之侯不归。

山南山北靡有定,瀼东瀼西生计微。

颓墙宿莽露泥泥,荒田野菊秋菲菲。

我止安息,我行安之。噫吁嘻!

过殷墟兮麦渐渐,览周原兮黍离离。

黍麦之秀,黍麦之有。无麦无禾,不耕胡取。

白骨兮成溪,膏肉兮成泥。已焉哉!

想自古之如彼,匪斯今之可哀。

死莫惩于既往,生胡保其将来。

东溟之滨,相夺相攘。杀人填海,浩浩不盈。

轮回报复,此死彼生。

天假手于王师,使尽殪于秦坑。

痛临渊而一吊,悲万古之茫茫。

形式: 古风

虞美人草

咸阳一火烧天红,重瞳将军帝业空。

欲据彭城作盟主,汉王随手定关中。

垓下楚歌闻太晚,帐前惊起途已穷。

当时楚士尽汉归,只有虞兮心不离。

悲歌泣下计何短,项王去后知属谁。

世传姬死横中道,怨魄悲魂化青草。

年年摇曳舞春风,枝似柳条花似蓼。

罗衣犹自作吴妆,也似美人颜色好。

有人传曲入丝桐,宛转吴音泣帐中。

试将此曲花前奏,花能起舞腰肢弓。

但疑此事史无书,项王溃去姬何如。

只应歌罢王自走,不为虞兮一回首。

死耶禽耶两不知,流传想像寄花枝。

人生变化那可料,蜀王曾化为子规。

楚王剽悍骨肉叛,项伯私汉无亲臣。

范增怒去黥布反,生死相随一妇人。

吕雉前曾入楚军,项羽还之亦有恩。

虞死不怜王土葬,帝王岂为儿女仁。

道人能识此花名,老人为造花枝曲。

我歌此曲花当舞,更使今人泪相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