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弟观喜雨二首(其二)

世事纷纷付渺茫,且迎雨信看农忙。

鸠声隔树宿云湿,牛影落田新水凉。

处处丛祠群卜稼,家家蓐食早炊粮。

及时种得苗青活,便觉秋风饭粒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世间的纷扰都变得模糊不清,暂且趁着雨天去观看农人们的忙碌。
斑鸠在隔树的湿云中栖息,牛的倒影落在清凉的新水中。
到处都是村民们聚集在神祠祈求丰收,家家户户早早起床准备早餐。
如果能及时种植出茁壮的幼苗,就会觉得秋天的饭粒都带着稻香。

注释

世事:世间的事情。
渺茫:模糊不清。
雨信:雨天的信息,指观察天气对农事的影响。
农忙:农忙季节。
鸠声:斑鸠的叫声。
宿云:栖息的云层。
湿:湿润的。
牛影:牛的倒影。
丛祠:聚集的神祠。
群卜:众人一起占卜。
稼:庄稼,农业。
蓐食:早起做饭。
及时:在恰当的时候。
苗青活:生机勃勃的幼苗。
秋风:秋天的风。
饭粒香:饭菜的香气。

鉴赏

这首宋诗《次韵弟观喜雨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通过对雨后农村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对农事丰收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朴素感慨。首句“世事纷纷付渺茫”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将注意力转向眼前的生活。接下来的“且迎雨信看农忙”则直接点题,描述诗人欣赏着雨后的繁忙农事,充满了生活气息。

“鸠声隔树宿云湿,牛影落田新水凉”两句通过鸟鸣和牛影的细节,描绘出雨后清新宁静的田园画面,湿润的云气和清凉的雨水都增添了生动感。诗人观察到农人们在祠堂祈求丰年,家家户户忙着准备早炊,“处处丛祠群卜稼,家家蓐食早炊粮”,展现了农民们的勤劳和对丰收的渴望。

最后两句“及时种得苗青活,便觉秋风饭粒香”,诗人以丰收的希望结尾,表达出对辛勤劳动的肯定和对收获的喜悦,认为只要耕耘及时,自然会带来生活的甜美滋味。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对农耕生活的关注和赞美。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次韵弟观喜雨二首(其一)

天敕龙瓢到底倾,阿香飞驾会苍冥。

风霆震叠四溟立,宇宙清凉万物醒。

行蚁知几先畏湿,升蜗向上漫遗腥。

平生霖雨苍生志,对景空怀海上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韵弟茝怀归

同声相应甚埙篪,雨夜联床只有诗。

断港漫生归棹兴,流年空感浴兰时。

良思难与世情说,衰病聊将僧定移。

须信滞流皆有命,不然安用老天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弟茝客怀

竹洲西畔绿杨阴,一别春光直到今。

老境不生贫富梦,浮云应识去来心。

神明官府颂声满,风月弟兄诗味深。

归办山中□红饭,古来流水一张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弟茝醉中示弟观二首(其二)为弟茝道

斑发朱颜楚秀翁,陶陶乐意与天融。

凌虚长啸天无际,耐静高眠日过中。

茅屋生涯消几许,梅花气味最相通。

诗书风日何妨共,载得归来自甬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