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旧闻修觉寺,苇岸却维舟。
句法雄千古,山形尽数州。
野宽仍据会,江合却分流。
畏暑犹如此,吾方事远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诗中的“旧闻修觉寺”、“苇岸却维舟”两句,设定了一种古朴宁静的环境氛围,通过“苇”和“舟”的结合,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接着,“句法雄千古,山形尽数州”两句,则是对修觉寺及其所在之山的赞美,强调其不仅历史悠久,更有着雄伟壮丽的景观,宛如一幅天然画卷。诗人用“尽数”来描绘山形,将山与州(古代行政区划)相比较,突显了山势之壮丽和包容性。
“野宽仍据会,江合却分流”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刻画。诗人通过对广阔原野和蜿蜒江水的描绘,传达了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表现了自然界中生生不息、变化无常的哲理。
“畏暑犹如此”表明即便是在酷热难耐的夏季,诗人依旧保持着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而“吾方事远游”则是全诗的高潮所在,它透露出诗人对于远行探幽、追求心灵自由的执着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主题。语言简练而不失丰富意境,体现了宋代文学的婉约与深邃。
不详
远梦灯频照,羁怀酒重倾。
啼乌翻夕露,归雁占秋晴。
此地丰鱼稻,如君好弟兄。
语离亦怊怅,松槚独关情。
鸥轻家泛泛,梗短路悠悠。
妙句能留客,澄江可散愁。
长年资浩叹,秋色动商讴。
故有先畴在,归为雁鹜谋。
主人爱客客留连,敢比荆州遇仲宣。
亲奉绮谈逾十日,空劳清梦隔三年。
未能轻去田园乐,那得长居几杖前。
真约赏音无几个,故应感激易潸然。
香案前头自乞归,归心先逐雁西飞。
岂关松菊吾身重,偶托莼鲈此意微。
行乐不妨千骑拥,照人何必万钉围。
儿曹怅惜先生笑,付与醇醪定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