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韶倅李通直二首(其一)

一篇泷吏可书绅,莫向长沮更问津。

老去常忧伴新鬼,归来且喜是陈人。

曾陪令尹苍髯古,又见郎君白发新。

回首天涯一惆怅,却登梅岭望枫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山泉边的官吏可以记录下他的事迹,不必再向长沮那样去寻求新的道路。
年老时常常忧虑只能与新亡者为伴,回家后能遇见旧友已是欣喜。
他曾陪伴过留着苍髯的令尹,如今又见到头发斑白的新郎君。
回望远方心中充满惆怅,再次登上梅岭遥望枫林中的皇宫。

注释

泷吏:指在山泉边任职的官员。
书绅:记录事迹。
长沮:古代隐士,此处比喻不再寻求新路的人。
问津:询问渡口,比喻寻求新的途径。
新鬼:刚去世的人。
陈人:旧相识,老朋友。
令尹: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苍髯:胡须花白,形容老人。
郎君:对年轻人的尊称。
白发新:新添的白发,暗示年龄增长。
回首:回头眺望。
惆怅:伤感、失落的情绪。
枫宸:枫树下的宫殿,代指皇宫。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哲学家苏轼的作品,属于豪放派词风。全诗通过对比新旧、过去现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切感慨。

"泷吏可书绅,莫向长沮更问津。" 这两句开篇即设置了一个历史久远、难以追溯的境界。"泷吏"指的是古代的官职,而"可书绅"则暗示着时间的漫长和记载的不易。这两句话在告诉读者,过去的事情已经很难考证,不必再去追问。

"老去常忧伴新鬼,归来且喜是陈人。"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人不断离开,而诗人则更加珍视那些与自己同龄或更年长者。

"曾陪令尹苍髯古, 又见郎君白发新。" 这两句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主题。"令尹"是官职名词,而"苍髯"则形容其年老;"郎君"同样为官职,而"白发新"则指的是年轻时未见到的白发,暗示着时间的推移。

"回首天涯一惆怅,却登梅岭望枫宸。" 最后两句诗转而深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以及面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天涯"象征着极远的地方,而"一惆怅"则是深切的情感;"梅岭"和"望枫宸"则可能指的是诗人心中的某个理想或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新旧、回顾过去与展望未来,抒写了苏轼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面对历史变迁时的复杂情绪。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韶倅李通直二首(其二)

青山祇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初。

会见四山朝鹤驾,更看三李跨鲸鱼。

欲从抱朴传家学,应怪中郎得异书。

待我丹成驭风去,借君琼佩与霞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

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

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

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

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

勿语贵公子,从渠醉膻腥。

形式: 古风

题冯通直明月湖诗后

老衍清篇墨未枯,小冯新作语尤姝。

呼儿净洗涵星砚,为子赓歌堕月湖。

闻道牂江空抱珥,年来合浦自还珠。

请君多酿莲花酒,准拟王乔下履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李伯时画其弟亮工《旧隐宅图》

乐天早退今安有,摩诘长闲古亦无。

五亩自栽池上竹,十年空看辋川图。

近闻陶令开三径,应许扬雄寄一区。

晚岁与君同活计,如云鹅鸭散平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