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为小山

飞雪伴春还,春庭晓自闲。

虚心应任道,遇赏遂成山。

峰小形全秀,岩虚势莫攀。

以幽能皎洁,谓近可循环。

孤影临冰境,寒光对玉颜。

不随迟日尽,留顾岁华间。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翻译

飞雪伴随着春天归来,清晨的庭院自然悠闲。
虚怀若谷,顺应自然之道,遇到赞赏便如山峦般巍峨。
山峰虽小却形态秀丽,岩石空旷难以攀登。
因为身处幽静能保持洁白,看似接近却循环无尽。
孤独的身影映照在冰清的环境中,寒冷的光芒映衬着玉石般的容颜。
不会随着夕阳西下而消失,会在岁月的流转中停留回顾。

注释

飞雪:雪花。
春还:春天归来。
春庭:春天的庭院。
晓自闲:清晨显得悠闲。
虚心:虚怀若谷。
任道:顺应自然之道。
成山:如山峦般巍峨。
峰小:山峰小。
形全秀:形态秀丽。
岩虚:岩石空旷。
势莫攀:难以攀登。
以幽:因为幽静。
皎洁:洁白。
谓近:看似接近。
可循环:循环无尽。
孤影:孤独的身影。
冰境:冰清的环境。
玉颜:玉石般的容颜。
迟日:夕阳。
留顾:停留回顾。
岁华:岁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雪共赏的幽静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飞雪伴春还,春庭晓自闲"一句,既表达了雪花与春天相遇的奇妙,也透露了诗人在这宁静晨光中的悠然心境。

"虚心应任道,遇赏遂成山"则是说诗人的内心纯净无杂,能够领悟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美好,而这种领悟如同山一般坚实不移。这里的“遇赏”二字,可见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有着深刻的感受和欣赏。

"峰小形全秀,岩虚势莫攀"描述了山峰的细腻与岩石的空旷,其中“形全秀”表明虽然山峰不大,但却整体轮廓完整优美;“岩虚势莫攀”则是说岩石 虽然空旷,却又不可攀爬,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神秘与庄严。

"以幽能皎洁,谓近可循环"一句,通过对“幽深”与“皎洁”的描写,强调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纯净无瑕之境的向往。这里的“谓近可循环”,暗示着诗人希望能够在这宁静中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循环和净化。

"孤影临冰境,寒光对玉颜"则是说诗人的身影孤独地投射在如冰的环境之中,而那寒冷的光芒,却映照在诗人如玉般清丽的面容上。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蕴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静谧与纯净。

"不随迟日尽,留顾岁华间"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虽然雪花终将融化,但在这个瞬间,他希望能够停下脚步,留恋这份美好在岁月的长河中。

收录诗词(15)

刘慎虚(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越中问海客

风雨沧洲暮,一帆今始归。

自云发南海,万里速如飞。

初谓落何处,永将无所依。

冥茫渐西见,山色越中微。

谁念去时远,人经此路稀。

泊舟悲且泣,使我亦沾衣。

浮海焉用说,忆乡难久违。

纵为鲁连子,山路有柴扉。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寻东溪还湖中作

出山更回首,日暮清溪深。

东岭新别处,数猿叫空林。

昔游有初迹,此路还独寻。

幽兴方在往,归怀复为今。

云峰劳前意,湖水成远心。

望望已超越,坐鸣舟中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浔阳陶氏别业

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

朝夕浔阳郭,白衣来几年。

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

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

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

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相和歌辞.江南曲

美人何荡漾,湖上风月长。

玉手欲有赠,裴回双鸣珰。

歌声随渌水,怨色起朝阳。

日暮还家望,云波横洞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